《工程力学A》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工程力学A 英文名称:Engineering Mechanics A 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程 课程性质:必修课 课程编号:0801000196 学分:5学分 学时:80学时;其中,讲授学时76,实验学时4,上机学时0,实训学时 0。 适用专业:土木类、交通类、机械类等专业。 先修课程与知识储备: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等。 后续课程:工程材料、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基础等。 二、课程简介 工程力学A是一门为设计工程实际构件提供必要理论基础的重要技术基础课。适用于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和水利工程专业的大二和大三学生,包括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两部分。理论力学系统地介绍了质点、质点系和刚体机械运动的一般规律与研究方法,其内容包括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三部分。材料力学系统地介绍杆件设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其内容包括杆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等承载能力问题。 三、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应用工程力学A的基本理论及计算方法,会计算刚体的机械运动中的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并对受力构件提供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解决结构设计安全可靠与经济合理的矛盾,以及毕业后在各学科领域继续学习、从事结构计算、科学研究等提供坚实的基础。 1、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塑造品格,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工程力学A的思政目标是: (1)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重点、难点的分析与讲授,着重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大胆质疑、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2)通过工程案例分析与教学,培养学生“工程安全意识”,树立“人民至上、生命之上”理念,培育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 (3)结合我国重大工程建设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民族自豪感以及投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社会责任感,强化工匠精神; (4)通过课前自学预习、课后拓展应用延伸、课后思考等环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态度。 (5)强调科学研究方法、批判性思维、辩证思维与力学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多角度看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促进科学价值观的建立。 2、课程教学总目标 课程教学总目标是要求学生重点掌握“三基”,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解法,树立正确的力学思维方式,强化学生的力学素养。能对实际工程中的力学问题采用正确的理论与方法进行分析计算,获得正确结论,以及工程技术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 具体的课程教学目标与能力要求如下: 课程目标1. 学生能理解工程力学A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理,学会简单工程问题的分析与研究方法,应用工程力学A的力学原理和方法求解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程目标2. 学生能理解和应用平衡方程解决平衡问题,能应用运动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简单机构运动及点的合成运动问题;能应用四种基本变形时杆件的内力、应力与强度计算、变形与刚度计算;能够识别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的本质特征。 课程目标3. 学生能理解和应用动力学基本定理解决动力学问题; 能应用应力状态分析和强度理论对杆件进行承载力计算与设计;能够分析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的关键因素,能进行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