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篮球 英文名称:Basketball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教育课程 课程性质:必修课 课程编码:体育一0403000015 体育二0403000025 体育三0403000035 体育四0403000045 学 分:1 总 学 时:30学时 适用专业:长沙理工大学大一、大二所有本科专业 先修课程与知识储备:体育与健康基础理论知识 后选课程:《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 二、课程简介 《篮球》课程是学校各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体育(一)(二)(三)(四)的选择性教学内容之一。篮球运动深受学生喜爱,群众基础好,学生课外活动参与度较高。通过本课程学习,让学生具备一定篮球运动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技能,提高篮球运动技战术水平,培养学生鉴赏篮球比赛以及积极参与、组织、协调基层篮球竞赛,激发学生爱国主义、集体荣誉感、团队协作与奋发有为等意志品质。既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又陶冶情操、提高社会适应力。 三、教学目标 1、课程思政目标 1)做新时代合格建设者:突出篮球技术、技能提高,强化“本领”意识,以利于增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有用接班人”自信; 2)培养协作进取精神:运用篮球基本战术演练、课内教学比赛,强化“协同合作”意识,以利于培养勇敢、顽强、拼搏的进取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 3)形成终身体育理念:坚持身体素质课课练,强化“健康”意识,以利于养成“坚持不懈,奋发有为”能担当民族大任、为祖国建设健康工作50年终身体育理念; 4)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篮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强化“规矩纪律”意识,做合法公民,以利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2、课程教学总目标 1)心理健康目标:在篮球锻炼过程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使学生的个性、潜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展示,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2)运动技能目标: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技能,了解篮球运动的一般性战术以及基层单位篮球运动比赛的组织方法。培养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兴趣,养成利用篮球运动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3)身体健康目标:通过参加篮球运动练习,增强心肺功能,提高速度、耐力、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指标,改善生理健康状况。 4)运动参与目标:使学生积极参与篮球运动课内外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参与篮球运动兴趣,并能有效利用篮球运动制定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养成体育健身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5)社会适应目标:促进互帮互助、团结友爱、沟通协调的团队意识和勇敢顽强、挑战自我的进取精神。 3、课程目标与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关系:(见表1) 表1 课程目标与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三者的关系 课程目标 学生能力 素质培养 三者关系 心理健康目标 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个性、潜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展 相互制约 运动技能目标 跑、跳等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篮球运、传球与投篮等专业技术能力;攻、防战术配合;临场比赛能力、竞赛规则掌握等 提高身体素质,对篮球运动文化内涵较为深刻理解,提升篮球运动欣赏水平 学科导向教育 目标达成驱动 身体健康目标 促进身形发育,心肺功能提升;力量、速度、耐力增强;协调性、灵活性、柔韧性改善 发育骨骼、强健肌肉、健康体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指标更优 相辅相成 运动参与目标 形成以篮球运动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手段,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可独立制定简单的锻炼计划与运动处方 相互渗透 社会适应目标 互帮互助、团结友爱、沟通协调的团队意识和勇敢顽强、挑战自我的进取精神 养成“坚持不懈,奋发有为”、担当民族大任、确保健康工作50年 成果反向教育 4、毕业要求—课程目标关系(OBE结果导向)(见表2) 表2 毕业要求-课程目标关系 序号 毕业要求 与课程关联度 课程目标 1 运动技能:具备1-2项可经常开展身体锻炼的体育运动项目,篮球运动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技能学习达成此目标并通过对篮球课程学习拓展其他类体育运动技能提升。 H 运动技能目标 运动参与目标 2 身体素质:通过篮球基本动作、步伐以及体能练习,促进学生速度、耐力、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地提高,改善身体素质状况,发展体能。 H 身体健康目标 运动参与目标 3 团队合作:在班级与小组篮球练习与教学比赛中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塑造顽强拼搏、积极向上、公平体育竞技形象。 M 社会适应目标 4 体育精神:参与篮球技能学习、锻炼,培养学生大胆探索、敢于创新、胜不骄、败不馁的锐意进取的精神。 M 心理健康目标 5 终身体育:了解终身体育意义,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以篮球运动为身体锻炼手段,养成终身体育习惯。 H 社会适应目标 注:表中“H(高)、M(中)、L(弱)”表示课程与各项毕业要求的关联度。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根据篮球运动的特点和学生篮球运动技能、知识储备,将学生分成两个学习层次,第一层次为初级水平(基础),第二层次为中级水平(提高)。第一层次主要是以篮球技术学习为主,第二层次主要以技术+战术学习为主设置于相同教学大纲,但所不同的是练习方法、内容有所侧重,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针对性的了解教学的课时、计划、大纲的要求,最终实现合理地运用篮球运动开展体育锻炼。篮球课程每个层次的教学建议总学时为30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课堂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辅导等。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见表3 表3 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知识单元 知 识 点 授课课时 课外 辅导 课程目标与思政融入 序号 描述 序号 描 述 1 篮球基本技术 1 攻防移动技术:(侧、前、后)滑步、侧身跑、变向跑、跨步急停、跳步急停、(前、后)转身、后撤步等 2 1 课程目标: 1.心理健康目标 2.运动技能目标 3.身体健康目标 4.运动参与目标 思政融入: 1.做新时代合格建设者 2.形成终身体育理念 2 运球:行进间变向运球、运球急停急起(基础) 背后运球、后转身运球(提高) 2 2 3 传接球: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原地单手肩上传球(基础) 单手体侧传球、头上传球、背后传球(提高) 2 1 4 投篮:原地单手肩上投篮、行进间单手高手、低手投篮(基础) 运球急停跳起单手肩上投篮、双手胸前投篮(提高) 2 1 5 进攻技术:持球突破、运球突破、抢篮板球技术 2 1 6 防守技术:防无球队员技术:防纵切、防横切、防反跑(提高) 防有球队员技术:防投篮、防突破、防运球、防传球(基础) 2 1 2 基础配合与基本战术 1 进攻战术:①进攻战术基础配合:传切、突分、掩护、策应等(基础);②快攻战术;③进攻半场人盯人防守战术;④介绍进攻“2-3”区域联防防守战术(提高) 2 1 课程目标: 1.心理健康目标 2.运动技能目标 3.身体健康目标 4.运动参与目标 5.社会适应目标 思政融入: 1.做新时代合格建设者 2.形成终身体育理念 3.培养协作进取精神 4.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防守战术:①防守战术基础配合:挤过、穿过、交换、夹击(基础);②半场人盯人防守技术;③介绍“2-3”区域联防防守战术(提高) 2 1 3 教学运用与竞赛:①进攻、防守战术演练;(基础)②半场“三对三”教学比赛(基础);③全场“五对五”教学比赛(提高) 4 2 3 体育理论 1 1.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概况 2.篮球运动特点及锻炼价值 3.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中国篮球运动现状、中外篮球名人轶事 4.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的发展历程 5.健康测量与评价 6.大学生体质健康评价的测试项目与操作方法 7.评价标准与自我测量 (基础) 8.篮球运动规则与裁判法 9.什么是合理营养、运动与营养 10.合理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11.如何制定运动处方 12.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与预防 13.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 (提高) 4 2 课程目标: 1.心理健康目标 2.身体健康目标 3.社会适应目标 思政融入: 1.做新时代合格建设者 2.形成终身体育理念 3.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 身体素质 1 柔韧素质练习 速度素质练习 力量素质练习 耐力素质练习 爆发力练习 (基础) 篮球运动专项身体素质练习 (提高) 4 2 课程目标: 1.身体健康目标 2.运动参与目标 3.社会适应目标 思政融入: 1.做新时代合格建设者 2.形成终身体育理念 5 考查 1 考查(分基础与提高班) 2 1 课程目标: 1.心理健康目标 2.运动技能目标 3.身体健康目标 4.运动参与目标 5.社会适应目标 思政融入: 1.做新时代合格建设者 2.形成终身体育理念 3.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课程通知 >>更多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