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大学物理B(下) 英文名称:College Physics B (2)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教育课程 课程性质:必修课 课程编码:0702000415 学分:2 总学时:32学时。其中,讲授32学时,实验0学时,上机0学时,实训0学时 适用专业:理学、工学各本科专业 先修课程与知识储备:高等数学、大学物理B(上) 后继课程:各专业课程 二、课程简介:大学物理以基础物理为主要内容,是理工科学生的必修课程。本课程主要介绍热学和电磁学基础知识,主要采用课堂教学的形式,并结合互动式和启发式教学以及线上教学的方式。本课程的基本单元包括气体动理论、热力学基础、真空中的静电场、稳恒电流的磁场和电磁感应。 三、教学目标 1、课程思政教学目标:通过合理教学设计,将思政元素与课程知识点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 2、课程教学总目标:掌握物理知识、学习科学方法、培养多种能力、提高科学素养。通过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思想方法、基本理论,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通过多种途径获得知识等能力,还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严谨和诚实的科学态度,提高科学素养,努力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3、课程目标与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关系:(1)求实精神——通过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勇气、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作风;(2)创新意识——通过学习物理学的研究方法、物理学的发展历史以及物理学家的成长经历等,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探索精神、创新欲望,以及敢于向旧观念挑战的精神;(3)科学美感——引导学生认识物理学所具有的明快简洁、均衡对称、奇异相对、和谐统一等美学特征,培养学生的科学审美观,使学生学会用美学的观点欣赏和发掘科学的内在规律,逐步增强认识和掌握自然科学规律的自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