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本课程以有机官能团为主线,以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结构、性能、反应及其转化等为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可持续发展高素质人才。 一、课程目标: 1、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热爱祖国,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社会责任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课程教学总目标: 掌握典型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功能,掌握有机化学相关理论与方法,具有逻辑思维、系统分析和发现专业领域中相关有机化学问题的能力,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能够应用有机化学的基本原理,解决专业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3、课程目标与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关系: 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原理和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发现专业领域中相关有机化学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专业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 1. 重点内容:有机化学的基本原理、基本反应、立体化学等;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表达方式;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各类化合物的命名、异构、结构和化学性质,重要反应及其反应历程;简单有机物的合成路线设计。重点掌握的化合物:烯烃、炔烃,芳烃,卤代烃,醇,酚,醚,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胺,单糖,氨基酸。 2. 难点内容:有机物的立体化学及反应机理、有机合成路线设计。 三、学习要求 学生课前应认真预习,带着问题听课并积极参与讨论,课后独立完成作业(每章课后有命名、反应、鉴别、推断或合成路线设计等习题,题量可适当选取,也可根据教学情况适当补充课外习题)。通过习题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还可进一步学习其他教科书作为教辅资料,或阅读最新期刊文献,关注学科最新进展,拓展学生知识和能力。但考试内容难度不超过所选教材难度,一般应以70%学生能及格为度。 四、考核内容及考核方式 1.考核内容及评价依据 本课程考核内容、建议评价依据以及与课程目标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表1 课程目标-考核方式关系表 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 评价依据 1,2,3,6,7 烷烃、烯烃、炔烃、卤代烃、芳香烃、醇、酚、醚、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含氮化合物、单糖、氨基酸等的命名、性质、反应、化学鉴别和制备; 课堂讨论、作业、考试 4,5 正确分析亲核取代、亲电取代、亲电加成、亲核加成和游离基反应历程。 课堂讨论、作业、考试 2、成绩评定 (1)成绩评定标准:按《长沙理工大学考试工作管理规定》的要求,期末总评成绩=平时成绩×20%+期末考试×80%。

课程通知 >>更多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