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案 2024-2025学年第2学期 课程名称: 工程机械概论 使用教材: 《工程机械》 编 者: 黄毅 授课学时: 32 授课对象: 工管23(1-2)班 任课教师: 黄毅 教师所在院系: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 长沙理工大学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 全课程教案 编写人:黄毅 课程名称 《工程机械概论》 课程编号 D0802000415 学分 2 授课对象 专业 D土木工程(桥梁)(城) 年级 20 班级 1-3 课程性质 专业课、选修课 与本课程关联课程 先修课 机械制图,工程力学 后续课 无 本课程学时与分配 总学时 32 理论学时 30 实验课时 0 上机课时 0 授课时间:第 1 周至第14,16,19 周 周学时 4 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 考查 考核成绩 60% 平时成绩 40% 实验成绩 0 教 学 目 的 与 要 求 教学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教学对象为D工程管理(城)专业学生。 本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工程机械的基本知识,从而懂得针对不同的土木工程项目合理的选用工程施工机械。 成绩评定方法: 平时(包括考勤、作业、课堂提问)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 考核方式: 考查 教学 重点 与 难点 教学重点: 重点是各机型的功能用途、不同机型性能特点、以及简明构造和工作原理,以及各种机械的常用作业方法。 教学难点: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缺乏机械基础知识,难点在于构造和工作原理。 教材 与参 考书 目 1、 选用教材 黄毅.工程机械.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4 2、主要参考书 [1] 李自光.公路工程机械.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2] 李自光.桥梁施工成套机械设备.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3] 郑训等.路基与路面机械.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4] 卢和铭.现代铲土运输机械.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5] 黄东胜.现代挖掘机械.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第1章各节内容教案 编写人:黄毅 章次与名称 第一章 工程机械发动机 学时数 4 主 要 以 教 节 学 次 内 排 容 列 与 要 求 主要教学内容: 1、内燃机的类型 2、内燃机的基本术语 3、内燃机的基本构造 要求: 1、了解内燃机的分类; 2、熟悉内燃机常用术语的含义; 3、掌握四冲程内燃机工作的四个冲程;掌握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掌握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熟悉工程机械用柴油机的基本构造。 本 章 难 节 点 重 内 点 容 与 重点: 1、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2、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3、四冲程柴油机的构造 难点: 四冲程柴油机的构造 教 学 方 与 法 改 与 革 手 措 段 施 处 理 手段与措施: 1、采取课堂讲授和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相结合。 2、课堂教学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为主线,突出重点,讲清难点 3、讲课过程中注意理论联系实践,尽可能结合实际工程讲解,并介绍最新研究成果。 课 动 置 堂 题 互 设 四冲程汽油机和柴油机在工作原理上有何异同? 作 思 设 业 考 置 与 题 一、简述四行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二、简述四行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三、四冲程汽油机和柴油机在工作原理上有何异同? 四、发动机是由哪些机构和系统组成的? 备注 第2章各节内容教案 编写人:黄毅 章次与名称 第二章 工程机械底盘 学时数 4 主 要 以 教 节 学 次 内 排 容 列 与 要 求 主要教学内容: 1、工程机械底盘的基本构造。 2、传动系统的功用及组成 3、机械传动系统 要求: 了解工程机械底盘的基本构造。掌握工程机械底盘的主要功能。掌握传动系统的功用和组成部分。了解液压液力驱动系统。熟悉驱动桥和行驶系统的组成。 本 章 难 节 点 重 内 点 容 与 重点: 工程机械底盘四大组成部分:传动系统、行驶系统、制动系统和转向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难点: 传动系统和行驶系统的组成。 教 学 方 与 法 改 与 革 手 措 段 施 处 理 手段与措施: 1、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课件开展教学。 2、课堂教学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为主线,突出重点,讲清难点 3、讲课过程中注意理论联系实践,尽可能结合实际工程讲解,并介绍最新研究成果。 4、采用启发式、双向式及讨论式的 “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主旨”的主动式教学模式。 5、结合工程机械应用实例开展教学。 课 动 置 堂 题 互 设 工程机械的底盘的作用是什么? 作 思 设 业 考 置 与 题 一、工程机械底盘主要有哪几部分组成? 二、离合器的作用是什么? 三、简述行驶系的作用。 备注 第3章各节内容教案 编写人:黄毅 章次与名称 第三章 推土机 学时数 2 主 要 以 教 节 学 次 内 排 容 列 与 要 求 主要教学内容: 从推土机的作用,介绍推土机的构造,主要讲授推土机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注意事项,以及提高生产率的方法。 要求: 了解推土机构造、工作装置性能特点,掌握推土机的使用范围及施工应用方法,学会提高推土机生产效率的措施 本 章 难 节 点 重 内 点 容 与 重点: 提高推土机的生产效率的措施,推土机的使用范围和应用方法。 难点: 推土机工作装置的构成。 教 学 方 与 法 改 与 革 手 措 段 施 处 理 手段与措施: 1、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课件开展教学。 2、课堂教学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为主线,突出重点,讲清难点 3、讲课过程中注意理论联系实践,尽可能结合实际工程讲解,并介绍最新研究成果。 4、采用启发式、双向式及讨论式的 “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主旨”的主动式教学模式。 5、结合工程机械应用实例开展教学。 课 动 置 堂 题 互 设 如何提高推土机的生产效率? 作 思 设 业 考 置 与 题 一、推土机属哪一类型工程机械?推土机主要用于哪些方面的施工? 二、推土机由哪几大部分组成? 三、推土机的基本作业方法是什么? 四、推土机工作装置由哪几部分组成? 备注 第4章各节内容教案 编写人:黄毅 章次与名称 第四章 平地机 学时数 2 主 要 以 教 节 学 次 内 排 容 列 与 要 求 主要教学内容: 平地机的施工场合,应用范围。平地机的构造,工作装置的主要组成部分,以及平地机的作业方式。 要求: 了解平地机构造、工作装置的使用特点及工程应用范围,掌握平地机的施工使用,比较推土机、铲运机和平地机的施工应用。 本 章 难 节 点 重 内 点 容 与 重点: 比较推土机、铲运机和平地机的施工。 难点: 平地机施工自找平原理,使用过程中的结构特点。 教 学 方 与 法 改 与 革 手 措 段 施 处 理 手段与措施: 1、采取课堂讲授和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相结合。 2、课堂教学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为主线,突出重点,讲清难点 3、讲课过程中注意理论联系实践,尽可能结合实际工程讲解,并介绍最新研究成果。 4、采用启发式、双向式及讨论式的 “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主旨”的主动式教学模式。 课 动 置 堂 题 互 设 比较推土机与平地机的不同? 作 思 设 业 考 置 与 题 一、平地机有哪些用途? 二、平地机的基本作业是什么? 三、刮土工作装置有几个动作? 备注 第5章各节内容教案 编写人:黄毅 章次与名称 第五章 装载机 学时数 2 主 要 以 教 节 学 次 内 排 容 列 与 要 求 主要教学内容: 装载机的作业对象,应用范围。装载机的构造,工作装置的主要组成部分,各种装载机的性能比较,装载机的装卸作业方式以及提高装载机的作业效率。 要求: 了解装载机构造和特性,掌握装载机的工作原理,区分各种变速箱特点,液力变矩器的使用,能总结各种装载机的功能、特点相互比较及应用差别。 本 章 难 节 点 重 内 点 容 与 重点: 装载机的装卸作业方式和提高装载机的作业效率。 难点: 各种装载机性能的比较。 教 学 方 与 法 改 与 革 手 措 段 施 处 理 手段与措施: 1、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课件开展教学。 2、课堂教学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为主线,突出重点,讲清难点 3、讲课过程中注意理论联系实践,尽可能结合实际工程讲解,并介绍最新研究成果。 4、采用启发式、双向式及讨论式的 “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主旨”的主动式教学模式。 5、结合三一重工产品实例开展教学。 课 动 置 堂 题 互 设 装载机的作业对象有哪些? 作 思 设 业 考 置 与 题 一、装载机常用的作业方法有哪些? 二、装载机的主要作业对象有哪些? 三、装载机反转六连杆机构的主要部件有哪些? 备注 第6章各节内容教案 编写人:黄毅 章次与名称 第六章 挖掘机 学时数 2 主 要 以 教 节 学 次 内 排 容 列 与 要 求 主要教学内容: 挖掘机的作业对象,应用范围。挖掘机的构造,工作装置的主要组成部分,各种挖掘机的性能比较,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挖掘机与自卸车配套工作。 要求: 了解挖掘机构造、工作装置性能特点,掌握挖掘机的使用范围及施工应用方法,了解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挖掘机与自卸车配套工作。 本 章 难 节 点 重 内 点 容 与 重点: 挖掘机的作业方式和挖掘机与自卸车的配合施工。 难点: 挖掘机的工作装置的构造 教 学 理 方 与 法 改 与 革 手 措 段 施 处 手段与措施: 1、采取课堂讲授和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相结合。 2、课堂教学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为主线,突出重点,讲清难点 6、布置适量作业、采用定时定点答疑。 7、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教学。 8、结合三一重工、中联重科挖掘机施工应用实例开展教学 课 动 置 堂 题 互 设 正铲和反铲挖掘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作 思 设 业 考 置 与 题 一、正铲和反铲挖掘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二、挖掘机常用的作业方法有哪些? 三、如何计算挖掘机与自卸车配套的数量。 备注 第7章各节内容教案 编写人:黄毅 章次与名称 第七章 压实机械 学时数 4 主 要 以 教 节 学 次 内 排 容 列 与 要 求 主要教学内容: 1 光轮压路机 2 轮胎压路机与羊足碾 3 振动压路机 4 振荡压路机和冲击压路机 要求: 压实机械大分类:压实机械和夯实机械。 本 章 难 节 点 重 内 点 容 与 重点: 振动压实和震荡压实原理,压路机无级调幅和调频的作用及结构的实现。 压路机施工选型的的原则和依据。 压实的步骤和目的。 难点: 压实过程中被压材料最佳含水量的判别。 教 学 方 与 法 改 与 革 手 措 段 施 处 理 手段与措施: 1、采取课堂讲授和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相结合。 2、课堂教学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为主线,突出重点,讲清难点 3、讲课过程中注意理论联系实践,尽可能结合实际工程讲解,并介绍最新研究成果。 课 动 置 堂 题 互 设 最佳含水量的判别的方式? 作 思 设 业 考 置 与 题 压实的原理。 压实的步骤和目的。 压路机选型依据及压实原则。 备注 第8章各节内容教案 编写人:黄毅 章次与名称 第八章 稳定土拌和机械 学时数 4 主 要 以 教 节 学 次 内 排 容 列 与 要 求 主要教学内容: 1 稳定土拌和机 2 稳定土厂拌设备 要求: 稳定土拌合机械结构、工作原理及施工工艺。 本 章 难 节 点 重 内 点 容 与 重点: 稳定土拌和机分类、施工方法及。 难点: 稳定土厂拌设备的工作原理与组成。 教 学 方 与 法 改 与 革 手 措 段 施 处 理 手段与措施: 1、采取课堂讲授和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相结合。 2、课堂教学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为主线,突出重点,讲清难点 3、讲课过程中注意理论联系实践,尽可能结合实际工程讲解,并介绍最新研究成果。 课 动 置 堂 题 互 设 厂拌与路拌的比较? 作 思 设 业 考 置 与 题 稳定土拌合机工作步骤。 稳定土厂拌设备选型依据。 备注 第9章各节内容教案 编写人:黄毅 章次与名称 第九章 水泥路面机械 学时数 4 主 要 以 教 节 学 次 内 排 容 列 与 要 求 主要教学内容: 水泥混凝土与混凝土熟料的定义区别,了解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优缺点,讲述搅拌机与搅拌站的应用区别,掌握一阶式和二阶式生产工艺流程及要求。 要求: 掌握水泥混凝土搅拌站的结构构造与生产工艺特点,懂得混合料级配的作用和调控。 掌握泵分配阀的性能要求,闸板阀和裙式阀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影响输送压力的各种因素,输送压力的图表计算法。 本 章 难 节 点 重 内 点 容 与 重点 自落式搅拌与强制搅拌的区别和应用。 混凝土输送泵的原理。 难点: 防止混凝土熟料泄露的搅拌机的密封结构。 分配阀切换过程中的动力损失和振动问题。 教 学 方 与 法 改 与 革 手 措 段 施 处 理 手段与措施: 1、采取课堂讲授和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相结合。 2、课堂教学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为主线,突出重点,讲清难点 3、讲课过程中注意理论联系实践,尽可能结合实际工程讲解,并介绍最新研究成果。 课 动 置 堂 题 互 设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优缺点? 输送车和输送泵的应用区别? 作 思 设 业 考 置 与 题 一阶式和二阶式生产工艺流程的特点。 干式输送、半干式输送,湿式输送的定义区分及施工应用。 备注 第10章各节内容教案 编写人:黄毅 章次与名称 第十章 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 学时数 2 主 要 以 教 节 学 次 内 排 容 列 与 要 求 从沥青路面结构和性能,施工过程及要求入手,引出本机在沥青路面建设工程中的重要地位。 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在设备分类中重点是按工艺分类,重点比较两种工艺的特点,由此提示间歇式和滚筒式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和国内强调使用间歇式的理由。 本 章 难 节 点 重 内 点 容 与 重点: 间歇式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工作原理和构造及工艺特点 难点: 搅拌过程中影响搅拌质量的关键因素,如何提高搅拌效率。 教 学 方 与 法 改 与 革 手 措 段 施 处 理 手段与措施: 1、采取课堂讲授和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相结合。 2、课堂教学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为主线,突出重点,讲清难点 3、讲课过程中注意理论联系实践,尽可能结合实际工程讲解,并介绍最新研究成果。 课 动 置 堂 题 互 设 强制间歇式和连续滚筒式搅拌设备的区别? 作 思 设 业 考 置 与 题 连续式和间歇式生产工艺流程及各自特点。 备注 第11章各节内容教案 编写人:黄毅 章次与名称 第十一章 沥青混合料摊铺机 学时数 2 主 要 以 教 节 学 次 内 排 容 列 与 要 求 1、摊铺机介绍 2、摊铺机分类 3、功能 4、构造 本 章 难 节 点 重 内 点 容 与 重点: 摊铺机熨平装置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难点: 摊铺过程中熨平板的平衡,与厚度调节过程,关键在“滞后”,归纳出厚度调节原理。 教 学 方 与 法 改 与 革 手 措 段 施 处 理 手段与措施: 1、采取课堂讲授和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相结合。 2、课堂教学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为主线,突出重点,讲清难点 3、讲课过程中注意理论联系实践,尽可能结合实际工程讲解,并介绍最新研究成果。 课 动 置 堂 题 互 设 哪种摊铺机铺筑路面质量更好? 作 思 设 业 考 置 与 题 摊铺机熨平板的自动找平原理。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