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是金融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是应用经济学科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内容之一。 本课程研究个体配置稀缺资源的经济行为。个体是指单个家庭——消费者和资源的拥有者、单个企业——生产者和资源的购买者、单个市场——单个产品市场或单个资源市场,有别于宏观经济学的总体;配置是指三个问题的决策(1)生产什么,为谁生产;(2)生产多少;(3)怎么生产;稀缺是指个体所拥有的资源相对于其欲望而言是有限的,稀少的。资源即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课程采用的教材遵循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范式,个体被假设是完全理性的经济人——即拥有决策的全部信息,且只需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家庭)和利润最大化(企业)。决策的指挥棒就是价格机制(市场机制)——看不见的手。 按照高鸿业《经济学》(微观部分)的章节安排,消费者选择理论决定了生产什么、为谁生产;生产理论和成本理论外加市场结构决定了生产多少、怎么生产。 课程的理论框架如下图(课程目的:搞清楚图中每一个数字、文字、图和函数、甚至箭头) 本课程是金融学专业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研究稀缺资源配置效率的一门准科学。其阐述的决策规则是金融活动必须遵循的规则;生产要素之一“资本”是金融的核心,资本的高效配置是金融市场的根本功能。 所以,该课程的原理是后续决策类课程的基础。 学习方法:多练习、多观察、多分析,勤思考。 <------------------------------------合并分隔线------------------------------------> 《微观经济学》是金融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是应用经济学科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内容之一。 本课程研究个体配置稀缺资源的经济行为。个体是指单个家庭——消费者和资源的拥有者、单个企业——生产者和资源的购买者、单个市场——单个产品市场或单个资源市场;配置是指三个问题的决策(1)生产什么,为谁生产;(2)生产多少;(3)怎么生产;稀缺是指个体所拥有的资源相对于其欲望而言是有限的,稀少的。资源即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课程采用的教材遵循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范式,个体被假设是完全理性的经济人——即拥有决策的全部信息,且只需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家庭)和利润最大化(企业)。决策的指挥棒就是价格机制——看不见的手。 课程的理论框架如下图(课程目的:搞清楚图中每一个数字、文字、图和函数、甚至箭头) 本课程是金融学专业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研究稀缺资源配置效率的一门准科学。其阐述的决策规则是金融活动必须遵循的规则;生产要素之一“资本”是金融的核心,资本的高效配置是金融市场的根本功能。 所以,该课程的原理是后续决策类课程的基础。 学习方法:多练习、多观察、多分析,勤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