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课程名称: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课程类别: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必修专业课 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 教学目标:本课程的目标分为①知识目标,包括: 1掌握三大变形的特点;2掌握冲压模具的设计方法;3发现并解决冲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②能力目标;包括:1.查阅资料,自我学习,独立探究的能力;2.团队协作的能力;3.表达能力 ③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踏实的工作作风,养成团队协作的工作习惯,树立创新意识 教学对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及相关专业(材料成形1701,1702班,40人),也可以作为机制类专业为拓宽专业口径而设置的有关冲压加工的课程(车辆1701-1704,150人),同时也适合于对模具和成形感兴趣的人群。 教学方式:采用在线课堂+线下课堂+实验教学的混合式多元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首先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发布课程学习资料及研讨内容,学生线上学习相关内容,提出疑问,在课堂上统一答疑解惑;然后线下课堂面对面答疑解惑,采用研讨式教学方式,组织学生完成个人探究和小组研讨;实验课则安排同学们对不同的模具模型完成拆装,以助学生对教学难点-模具结构,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促进知识的深化和内化。 教学内容:本课程围绕三种典型的冲压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方法展开,包括冲裁工艺及模具设计,弯曲工艺及模具设计,拉深工艺及模具设计,涵盖冲压变形的特点、冲压工艺特征,模具的设计过程,典型模具结构的剖析和模具零件的设计以及标准件的选用等内容,重点培养学生应用工程理论知识进行冷冲模具设计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模具总体结构设计,模具零件的设计和选用,模具材料的选用。 教学环节:开展研讨式教学,问题导入,学生在解答问题时遇到困难,查找资料,相互研讨,合作探究,实现“做中学”; 在探究遇到阻碍时,老师有针对性地点拨,实现“做中教”; 采用个性化教学,使稍弱的同学得到及时的指导,较强的学生强化了知识,获得自信和成就感; 通过研讨成果,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存在的问题,为下一环节做准备; 采用“雨课堂”等教学方式,进行课前小测试,巩固已学知识,让学生的手机成为学习的工具。 考核方式:本课程拟采用两种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包括形成性考核、期中考试和期终考试三个部分。分成课前学习成效考查,课堂学习成效考查,课后学习成效考查三个层次。采用线上学习,作业完成情况、研讨课题准备情况来形成课前学习成效,研讨课程中,小组长根据评价课中研讨参与度等形成课堂学习成效成绩,研讨课同时采用学生自评与互评的方式,老师则根据小组讨论的情况,和成果展示情况分小组记分。课后则采用随堂测试、期中测试和期末测试进行考核。这样可以实现学生学习全过程的考核,全方位测试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积累。 教材: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胡成武等主编,中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教材的特点是: 基础性;涵盖了冲压加工相关的所有基础知识点 实用性;截取了较多的手册数据,一般设计需要的数据都可以从本教程查表获得 系统性;每一种冲压工序都是从变形过程与特点出发,进行应力应变的分析,引出失效原因,提出解决办法

课程通知 >>更多
最新动态
  • 华熳煜发布了新的作业作业1
  • 华熳煜发布了新的话题关于冲压材料的选用
  • 华熳煜发布了新的话题关于厚度方向的和板平面的各向异性的再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