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目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大纲 大纲执笔人:唐杰 大纲审核人:黄前程 2024年2月20日 课程编号:0101000013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英文名称: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学分: 3 课程性质:必修 总学时:36 其中,讲授32学时,实验0学时,上机0学时,实训0学时 适用专业:所有本科专业 建议开设学期: 4 先修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开课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一、课程简介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能够从理论上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能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社会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增强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对共产党的信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自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打下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为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质,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的卓越工程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 依据2021培养方案中的毕业要求,考虑本课程与专业毕业要求的支持关系,制定本课程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如下: 课程目标1:通过本课程教学,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社会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增强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对共产党的信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打下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支撑毕业要求8.1了解中国国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解个人在历史、社会及自然环境中的地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课程目标2: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和本质特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及其辩证发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社会结构、历史主体和发展规律,培养和提高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并充分了解不断探索和学习的必要性,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支撑毕业要求12.1能认识不断探索和学习的必要性,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表1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矩阵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指标点 8.1 12.1 课程目标1 H(0.3) 课程目标2 L(0.1) 注:表中“H(高)、M(中)、L(弱)”表示课程与各项毕业要求的关联度。 三、课程具体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绪论(4学时) 1、基本要求 (1)科学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 (2)为什么要学马克思主义; (3)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4)如何学习和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2、重点、难点: 重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含义、理论来源、组成部分、理论特征。 难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客观条件。 说明: 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学习和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培养和提高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达成毕业要求8.1。 (二)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8学时) 1、基本要求 (1)世界观与人的生存方式和生命质量:哲学与世界观,实践是人的生存方式,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提高生命质量; (2)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与我们的发展:事物的普遍联系,事物发展的实质,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方法论意义与我们的发展; (3)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 2、重点、难点 重点: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实践观和意识观,唯物主义辩证法总特征和基本规律。 难点:人与世界的辩证关系,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本质及规律。 3、说明: 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实践观和意识观,唯物主义辩证法总特征和基本规律,培养和提高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有助于学生达成毕业要求8.1和12.1。 (三)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6学时) 1、基本要求 (1)反映、选择、建构与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理论,认识与实践的统一认识的结构与认识能力的形成,掌握认识规律,提高认识能力; (2)坚持认识中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对真理的追求,认识的价值性追求,优化知识结构,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 2、重点、难点 重点: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及意义,真理的本质及特性。 难点: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及辩证关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说明: 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及意义,真理的本质及特性。培养和提高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达成毕业要求8.1。 (四)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8学时) 1、基本要求 (1)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破解:人的需要与社会基本结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规律,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2)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人类家园的不断进步的主要动力和人的社会责任:社会发展合力理论,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人的角色和社会责任。 2、重点、难点 重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难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观察和分析各种历史现象。 3、说明: 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理解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人类家园的不断进步的主要动力和人的社会责任。培养和提高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达成毕业要求12.1。 (五)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6学时) 1、基本要求 (1)马克思商品经济理论及其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商品经济理论,资本主义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经济危机。 2、重点、难点 重点:商品的二因素及其矛盾,劳动的二重性学说,价值规律的内容。 难点: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分割,马克思主义的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 3、说明: 通过学习马克思商品经济理论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培养和提高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达成毕业要求8.1。通过学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经济危机,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社会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有助于学生达成毕业要求8.1和12.1。 (六)资本主义发展及其趋势(6学时) 1、基本要求 (1)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2)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经济全球化的动因,经济全球化的后果。 2、重点、难点 重点:私人垄断的形成和特征,垄断和竞争的关系,国家垄断的本质和基本形式。 难点: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点和影响,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长期性和必然性。 说明: 通过学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和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培养和提高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达成毕业要求12.1。 (七)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6学时) 1、基本要求 (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社会主义首先在一国或数国胜利的可能性,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与社会主义民主; (2)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曲折发展,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和完善,在实践中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3)工人阶级政党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工人阶级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工人阶级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 2、重点、难点 重点: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社会主义本质。 难点: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阶级基础和根本宗旨。 3、说明: 通过学习社会主义本质、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阶级基础和根本宗旨,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对共产党的信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自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打下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有助于学生达成毕业要求8.1和12.1。 (八)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4学时) 1、基本要求 (1)共产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不断实践的长期过程。 2、重点、难点 重点:共产主义基本特征 难点: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基本含义 3、说明: 通过学习共产主义基本特征、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基本含义,帮助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增强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对共产党的信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打下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有助于学生达成毕业要求8.1和12.1。 四、教学安排及方式 本课程采取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影视观赏、问题探究式、对话式、案例式、实践式、专题式等多种方式方法进行教学。 序号 内 容 学时 教学方式 1 绪论 4 讲授 2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8 讲授 3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6 讲授 4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6 讲授 5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6 讲授 6 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及其趋势 6 讲授 7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6 讲授 8 第七章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4 讲授 9 组织学生观看《首席执行官》、《大国崛起》、《宇宙与人》、《可可西里》、《邪教本质残害生命》、《钢的琴》、《活着》等。要求做好准备工作,主题明确,要求到位,并做好解释、引导、组织工作,完成预期的教育效果。(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 6 实践 10 指导学生选读有关哲学、政治、经济界名人传记等如:《马恩选集》、《资本论》、《西方哲学智慧》、《东方哲学智慧》、《苏菲的世界》、《哲学的慰藉》、《细节决定成败》、《穷爸爸、富爸爸》、《巴非特传记》、《李嘉诚传》、《韦尔奇传》、《中国崛起之路》等,要求学生选读一本并写下读后感、书评等,教师进行评析。(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 4 课外阅读 要求:任课教师根据以上实践活动情况和提交的材料按各实践项目评分标准对学生的实践成绩进行评定,各个班级实践材料均应该保留原始材料,优秀的实践材料交教研室统一汇编。 五、考核内容及考核方式 1 考核与评价方式及成绩评定。 最终成绩由小论文、平时成绩和实践组合而成。各部分所占比例如下,成绩评定比例: 论文:50%,撰写小论文,字数为2000字以上。 平时成绩:20%,作业及平常表现。 实践:30%,主要包括课程实践影评、读后感和书评。 课程目标达成考核与评价方式及成绩评定对照表 考核与评价方式及成绩比例(%) 成绩比例(%) 小论文 平时成绩 课程实践 课程目标1 支撑毕业要求8.1 25 10 15 50 课程目标2 支撑毕业要求12.1 25 10 15 50 合计 50 20 30 100 注:该表格中比例为课程整体成绩比例。 2. 考核与评价标准 (1)小论文考核与评价标准 基本要求 评价标准 成绩比例(%) 优秀 良好 合格 不合格 课程目标1 (支撑毕业要求8.1) 字数达到要求。文章结构非常合理,语言表述清晰。格式正确,论文表明作者具有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社会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理解个人在历史、 社会及自然环境中的地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字数达到要求。语言表述较清晰。格式正确,论文表明作者具有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社会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理解个人在历史、 社会及自然环境中的地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字数达到要求。格式基本正确,论文表明作者具有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社会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本理解个人在历史、 社会及自然环境中的地位。 字数不符合要求。文章结构不合理,语言表述不清。格式错误多,或者论文表明作者没有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社会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能理解个人在历史、 社会及自然环境中的地位,不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0 课程目标2 (支撑毕业要求12.1) 字数达到要求。文章结构非常合理,语言表述清晰。格式正确,能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认识不断探索和学习的必要性,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字数达到要求。语言表述较清晰。格式正确,能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认识不断探索和学习的必要性,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字数达到要求。格式基本正确,基本能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 字数不符合要求。文章结构不合理,语言表述不清。格式错误多,不能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不能认识不断探索和学习的必要性,不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50 注:该表格中比例为平时成绩比例。优秀分数段为100-90,良好分数段为89-80,合格分数段为79-60,不合格分数段为≤59。 (2)平时成绩考核与评价标准 基本要求 评价标准 成绩比例(%) 优秀 良好 合格 不合格 课程目标1 (支撑毕业要求8.1) 能够很好地了解中国国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好地理解个人在历史、社会及自然环境中的地位,很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能够了解中国国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较好地理解个人在历史、社会及自然环境中的地位,较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部分了解中国国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本能理解个人在历史、社会及自然环境中的地位,有些知识仍然欠缺。 不能够了解中国国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能理解个人在历史、社会及自然环境中的地位,不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0 课程目标2 (支撑毕业要求12.1) 出勤率高;课堂表现积极;讨论发言中思路清晰,观点正确;按时交作业;作业正确率90%以上。 出勤率高;课堂表现较积极;讨论发言中思路较清晰,观点正确;按时交作业;作业正确率80%以上。 出勤率较高;课堂表现一般;讨论发言观点基本正确;按时交作业;作业正确率60%以上。 出勤率低;课堂表现一般;讨论发言参与度不高,讨论发言观点不正确;交作业不按时或者不提交作业;作业正确率60%以下。 50 注:该表格中比例为平时成绩比例。优秀分数段为100-90,良好分数段为89-80,合格分数段为79-60,不合格分数段为≤59。 (3)课程实践考核与评价标准 基本要求 评价标准 成绩比例(%) 优秀 良好 合格 不合格 课程实践 课程目标1 (支撑毕业要求8.1) 课程实践影评、读后感或书评按时提交,撰写十分规范;基本知识运用正确且思路清晰、具有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社会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理解个人在历史、 社会及自然环境中的地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课程实践影评、读后感或书评按时提交,撰写规范;具有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社会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理解个人在历史、 社会及自然环境中的地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课程实践影评、读后感或书评按时提交;基本具有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社会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本理解个人在历史、 社会及自然环境中的地位。 课程实践影评、读后感或书评不能按时提交或者不提交;有抄袭现象;或者不能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社会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能理解个人在历史、 社会及自然环境中的地位,不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0 课程目标2 (支撑毕业要求12.1) 课程实践影评、读后感或书评按时提交,撰写十分规范;基本知识运用正确且思路清晰、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认识不断探索和学习的必要性,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课程实践影评、读后感或书评按时提交,撰写规范;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认识不断探索和学习的必要性,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课程实践影评、读后感或书评按时提交;初步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 课程实践影评、读后感或书评不能按时提交或者不提交;有抄袭现象;或者无法正确运用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不能认识不断探索和学习的必要性,不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50 注:该表格中比例为课程实践成绩比例。优秀分数段为100-90,良好分数段为89-80,合格分数段为79-60,不合格分数段为≤59。 六、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推荐教材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年修订版/本书编写组.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2. 2、主要参考书 [1] 马克思:《青年人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2]《〈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的序言》 [3]《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节) [4]《共产党宣言》(节) [5]《德意志意识形态》(节) [6]《给〈祖国纪事〉编辑部的信》 [7]恩格斯:《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节) [8]列宁:《卡尔·马克思(传略和马克思主义概述)》 [9]毛泽东:《实践论》(节) [10]《矛盾论》(节) [11]孔子:《论语》(节) [12]老子:《道德经》(节) [13]庄子:《庄子》(节) [14]冯友兰:《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 [15]苏格拉底:《申辩篇》 [16]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节) [17]培根:《新方法》(节) [18]笛卡尔:《谈方法》(节) [19]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一版序》(节) [20]黑格尔:《〈历史哲学演讲录〉绪论》(节) [21]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 [22]纪树立:《科学——伪科学:界限何在?》 [23]程亚文:《科学主义与科学精神》 [24]周国平:《人生哲思语编》(节) [25]杨耕、陈先达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26]叶敦平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公共课)示范教材) [27]肖前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8]上海市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编写组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29]穆祥涛等主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沈阳出版社1995年版) 2023年2月2日 2022年4月

课程通知 >>更多
最新动态
  • 唐杰发布了新的话题自由的时间,自由的意思,自由的飞翔,就是夜以继日的自我为社会的耕耘
  • 唐杰发布了新的话题疫情的东西方文化制度的比较思考
  • 唐杰发布了新的话题国家的发展与强大是文化的彰显
  • 唐杰发布了新的话题疫情让我们思考比较东西方法文化与制度
  • 唐杰发布了新的话题疫情下,我们看到制度的上层建筑巨大能动性
  • 唐杰发布了新的话题哲学重要吗?
  • 唐杰发布了新的话题自学才是真正的学习,才有思考、才有思想
  • 唐杰发布了新的话题这种方式能自觉学习吗?学习效果如何?
  • 唐杰发布了新的话题突发卫生事件的体制、管理、从事制度的思考
  • 唐杰发布了新的话题疫情下,青年人如何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