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程性质 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2005年3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9号,简称"05"方案),正式提出新的思政课课程设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就是根据"05"方案开设的一门本科生的必修课程。 该课程采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年修订版)。课程原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指导思想 课程以培养能够肩负民族复兴大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目标,以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为任务,通过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领悟人生真谛,坚定科学理想信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和改革创新的生力军;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积极投身道德实践,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引导大学生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运行和体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法治道路的精髓,增强法治意识,养成法治思维,正确行使法律权利和履行法律义务,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优秀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 3.内容框架 根据教材内容,课程共分十六个专题: 专题一 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专题二 确立高尚的人生追求 专题三 科学应对人生的各种挑战 专题四 理想信念的内涵与作用 专题五 确立崇高科学的理想信念 专题六 弘扬中国精神 专题七 新时代的爱国主义 专题八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专题九 社会主义道德的形成及其本质 专题十 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与基本原则 专题十一 遵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 专题十二 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 专题十三 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专题十四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专题十五 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 专题十六 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