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开展模拟法庭的实践,实际上就是在感性地再现课堂上、书本上的内容,是在对真实的法庭审理做一次全程的演示,使同学们能经历、能感受这样的真实,这对大家了解司法活动的全貌大有裨益,同时也通过模拟法庭,使大家初略地体验一下法律职业重于泰山的责任和司法工作中必须要经历的艰辛。开设模拟法庭课主要是让大家现场感受法律程序和法律适用方法。   本课的具体运作分三个步骤进行:   一、确定案例(三部分)   1、讲授   确定案例为模拟法庭课首先应做的一项工作,在安排学生分析案例前,先讲授有关民诉和行政诉讼的基本知识和要求。具体的授课内容有:(1)当拿到一份卷宗材料,首先应阅读哪部分,在了解了案件的基本情况后,再阅读哪些卷宗材料,如,原告起诉都负有哪些证据材料,被告答辩又有何证据,该证据材料或依据与其所提起的诉讼请求或反驳请求有无联系,欲论证哪些观点,属于哪一种诉讼证据,对该项证据的收集提供,法律有哪些要求,双方当事人的主要分歧点和矛盾点,人民法院调查结论和有关材料等。(2)阅卷时应注意的问题.如注意各种诉讼文书的书写和填写等。(3)如何作好阅卷笔录。   这一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懂得怎样阅卷,掌握阅卷的基本要领。   2、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活动   事先挑选出材料较为齐全的卷宗,组织学生阅卷.阅卷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作好阅读笔记,详细写出所阅卷宗涉及的案件的性质、案由,各种起诉文书起草、制作,对相关证据的摘录、归类、整理。   这一教学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动脑,学会阅卷。   3、验收考查   验收的形式可以是将所阅的卷宗进行整理后以作业的形式交上,也可以是在课堂上的提问发言与讲评。   通过验收考查,了解学生阅卷这一环节掌握的如何,尚存在哪些问题,以便予以指导。   二、模拟开庭前的准备(两部分)   1、讲授   讲授的内容有:(1)为什么要进行开庭审理前的准备,这一工作的进行与否以及进行的好坏对下一步的开庭审理有何意义。(2)开庭审理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作为审理主体的人民法院在这一阶段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作为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当事人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作为当事人的代理人又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等。在这里特别强调是,开庭审理前的准备工作不再是由人民法院这一个主体去做,现行的民事诉讼法从第113条到119条仅仅规定了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相关规定以及司法实践中有关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的有益经验,重点介绍在这一阶段,当事人应做好的准备工作,尤其是证据的调查收集、提供、交换工作等。(3)应当怎样做好上述工作。注意,无论是人民法院还是当事人都必须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步骤、时间做好准备工作。   2、开庭前的准备工作   (1)在做具体准备工作之前,对所选案件涉及到主体人物进行角色分工。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书记员、双方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以及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员等。在确定主体时,尽量使得较多的同学能够参与进去。   (2)各个主体按照自己所担当的角色分头做准备工作。原告在阅卷的基础上按法律要求的格式与内容写出详细的起诉状,被告在接到起诉状副本后写出答辩状,双方当事人都须写出授权委托书委托一至二人为其诉讼代理人。如需证据保全应向法院提交申请书,如需法院调查收集证据也应向法院提交写好的申请书等。双方当事人都应按要求向人民法院提交各自收集好的证据材料,证据较多的要列出证据清单或证据目录。这一阶段要特别注意人民法院与双方当事人共同协作所要做好的工作,如证据的交换工作,要在人民法院的审判人员的主持下进行。通过证据交换,人民法院要确定双方当事人争议的主要问题,即争点问题,作出庭审提纲,以备开庭能够顺利地进行。   (3)在各主体的准备工作都基本做好后由任课教师进行简单的检查。检查一下是否还有应做而没有做的工作,哪些环节做的不够好等,予以指正。   三、模拟开庭(三部分)   1、讲授   讲授内容是:(1)开庭审理的意义及其任务。(2)开庭审理的程序。按照第一审普通程序的要求,将开庭审理分成几个阶段进行。庭审准备和宣布开庭阶段主要是要求人民法院做好几项工作,简单予以介绍。授课的重点是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两个阶段。着重介绍这两个阶段的中心任务以及围绕中心任务各主体所要进行的诉讼活动及顺序。如,法庭调查的案件事实有哪些,证据事实有哪些?如何一步一步地进行调查等。法庭调查结束前,审判长应当就法庭调查认定的事实和当事人争议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以便引导法庭辩论的开展。法庭辩论时,当事人应如何辩论,从哪些方面进行辩论等。法庭辩论终结时,由审判长按原告、被告、第三人的顺序依次征询他们的最后意见。(3)人民法院在开庭的各个阶段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如何指挥组织好双方当事人的举证,质证辩论工作,如何认证、如何作出正确判决等。另外,如果遇一些特殊情况该如何处理。   2、开庭   要求做到:(1)严肃、认真、严格遵守纪律和庭审程序。(2)参加庭审的要按照庭审步骤完成每一阶段的任务。(3)参加旁听的人员要认真听。(4)庭审结束后要接着组织讲评。也可以先由旁听的同学发言谈本次开庭的收获、存在的问题,然后,由参加庭审的同学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想法。最后,由老师讲评,以便总结经验、找出不足,为下一次开好庭作准备。   3、组织开庭时的观摩活动   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得同学们相互交流、学习、不断进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课程通知 >>更多
  • 第三次作业(行诉案例) 2022-09-19
  • 第二次作业(民诉案例) 2022-09-19
  • 上课地点变更通知 2022-09-11
  • 案例组长名单 2022-09-06
  • (第二周)案例分组报名通知 2022-09-06
  • 实训案例角色分配 2022-09-06
最新动态
  • 刘红柳修改了通知公告第三次作业(行诉案例)
  • 刘红柳修改了通知公告第二次作业(民诉案例)
  • 刘红柳修改了通知公告第二次作业(民诉案例)
  • 刘红柳修改了通知公告第三次作业(行诉案例)
  • 刘红柳发布了新的通知公告第三次作业(行诉案例)
  • 刘红柳发布了新的通知公告第二次作业(民诉案例)
  • 刘红柳发布了新的通知公告上课地点变更通知
  • 刘红柳发布了新的通知公告案例组长名单
  • 刘红柳发布了新的通知公告(第二周)案例分组报名通知
  • 刘红柳修改了通知公告实训案例角色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