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城南学院教学实施方案 计算机基础课部 蔡碧野 一、课程概况 【课程名称】网页设计与制作 【课程性质】计算机公共基础课 【教学对象】专业:英语 【层次】四年制非计算机专业本科生(一年二期) 人数:共 78人 【前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 【后修课程】无 二、教学地位与作用及主要教学目的 该课程是面向全校文法史类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必修/限修课。它是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第二个层次,主要介绍为网页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网页制作的工具。该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是:以Dreamweaver 8为背景,讲授网页制作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HTML语言、文本网页的制作、超级链接、图像和多媒体的插入、网页布局设计、框架的应用、表单的应用以及CSS样式表等网页制作的基本元素,并能熟练应用这些元素制作设计一个完整的内容丰富饱满的静态网站,为将来进一步学习ASP/PHP/JSP等动态脚本语言、制作动态网站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选用教材及参考书 1、教材: 《网页设计与制作》 作者:赵旭霞刘素转等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3年 2、选用依据:该教材为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规划教材。本书内容充实,循序渐进,选材上注重系统性、先进性和实用性,注重培养读者的网页设计能力以及良好的网页设计风格和习惯。 3、主要参考书: [1]雷伟军等(主编),《网页设计与制作》,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年2月 [2]修毅等(编著),《网页设计与制作——Dreamweaver CS5》,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年 四、教学手段和方法 本课程以计算机投影教学为主,配以适量的理论课堂教学,并以大量的上机实验课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其中投影和理论教学为3/5,实验课为2/5(不含课外上机)。在讲授过程中,考虑到该课程注重动手、注重应用的特点,遵循深入浅出的原则,结合教材及教学大纲制作合适课堂教学的CAI课件,以灵活生动的方式讲述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全部内容。对概念、原理的解释和描述尽可能地以日常生活所接触到的实际例子和图示加以对比说明,引导学生建立概念之间、原理之间以及应用之间的联系。在上机过程中,要求学生养成上机前事先预习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网页制作能力;及时找出学生上机时遇到的问题,并归纳总结,提高学生调试程序的能力。 五、教学特点 1.课程特点:其特点是内容多、概念多、实践性强、应用面广。 2.教学特点:由于学生入校时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教学时宜采用“自主学习”、“精讲多练”、“详细讲授 ”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 六、教学主要内容(重点用★表示,难点用☆表示) (教学重点用★表示,教学难点用☆表示) (一) 网页制作基础知识 网络基础知识 网页、网站相关术语简介(★) 网页发展概述 动态网页开发技术 网站制作常用软件 网站建设的基本流程 (二) 认识Dreamweaver8 Dreamweaver 8简介 Dreamweaver 8的安装、启动和卸载 Dreamweaver 8的工作环境 (三)用Dreamweaver创建本地站点 站点概述 创建站点(★)(☆) 站点管理 使用站点 网页设计中的规范 (四) 制作简单网页 网页文件的基本操作 设置页面属性 插入文本(★) 插入水平线(★) 插入其他基本元素(★) 创建列表(★) 在网页中使用颜色(☆) (五) 超级链接 超级链接概述 绝对路径与相对路径(★)(☆) 使用Dreamweaver制作超级链接(★) 超级链接的显示效果设置 (六) 网页中使用图像 插入图像(★) 图像标签 插入图像对象(★) 创建图像地图(☆) (七) 表格的使用 表格概述 使用Dreamweaver8创建表格 表格的基本操作(★) 在表格中添加内容(★) 制作细线表格(☆) 使用表格设计页面布局(★)(☆) (八)网页布局设计 布局模式的切换 绘制布局单元格和表格(★)(☆) 设置布局表格的属性(★) (九) 创建和使用框架 框架概述 Dreamweaver 8中框架的基本操作(★) 浮动框架(☆) (十) 制作表单页面 关于表单 创建表单(★) 插入表单对象(★)(☆) (十一) 网页动态特效 JavaScript 行为 跑马灯 (十二) 网页中作用多媒体 Flash元素(★)(☆) 音频文件(★) 视频文件(★) (十三) 层的使用 层标签 在网页中插入层(★) 操纵层(★)(☆) 设置层的属性 层与表格的相互转换(★)(☆) 层的行为 时间轴动画 (十四) CSS样式表 CSS简介 CSS结构和规则(★)(☆) CSS样式表面板 CSS样式的建立(★) 使用附加CSS样式 DreamWeaver中CSS实例 (十五) 库和模板 使用库项目 模板 (十六)站点的维护与上传 【难点及解决办法】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采用启发式、讲解式、引导式、讨论式、提问式及采用多媒体教学中计算机的演示等方式,讲授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对于HTML语言中抽象的概念,采用实际操作的方法边演示边讲授课程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程重点及难点内容。 课下我们将《网页设计与制作》课件在网上共享、开通网络答疑室、课外定期辅导答疑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网页设计的重点内容,突破难点。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浏览教材及多媒体课件内容,可以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对重点和难点的理解及掌握。 七、教学进度: 该课程教学总学时40学时(含实验16学时),2.5学分。前修课程为《大学计算机基础》。 该教学安排按照一学期13周进行,每周3学时。 教学环节说明:本课程总学时为40学时,授课24学时,上机16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上机)、课外实践、答疑、作业、考试等。其学时分配建议见表1。 表1《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学时分配 章节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第1章 网页制作基础知识 2 2 第2章 认识Dreamweaver8 1 1 第3章 用Dreamweaver创建本地站点 3 1 2 第4章 制作简单网页 4 2 2 第5章 超级链接 4 2 2 第6章 网页中使用图像 2 1 1 第7章 表格的使用 4 2 2 第8章 网页布局设计 1 1 第9章 创建和使用框架 4 2 2 第10章 制作表单页面 4 2 2 第11章 网页动态特效 1 1 第12章 网页中作用多媒体 2 1 1 第13章 层的使用 4 2 第14章 CSS样式表 4 2 2 第15章 库和模板 1 1 第16章 站点的维护与上传 1 1 总计 40 24 16 八、教学辅导与考核方式 关于答疑:每周星期一中午安排一次集中答疑,答疑地点文科楼E教师休息室,其它时间登录校内网络教学平台答疑。 关于作业安排:根据章节每章安排作业,作业内容与形式及测评方式根据教学大纲及教材内容确定。 关于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查课程,成绩考核方法: 1、平时成绩(上课、上机、作业、网络平台学习情况)占总成绩40% 2、实践作业:提交图文并茂的个人网站文件,该实践作业成绩占总成绩60% 九、教学反馈 1.学生可通过长沙理工大学网络教学平台下载每周教学内容的相关课件,并可提问、与老师同学在线交流、进行网上在线测试等等课外教学活动:http://pt.csust.edu.cn/ 2.学生可以直接将教学反馈意见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到长沙理工大学网络教学平台教师的邮箱中 3.任课教师联系电话: 移动电话:13617311658 2014年2月25日

课程通知 >>更多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