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机组调峰技术》课程教案 一、课程名称 火电机组调峰技术 二、本课程先修课和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汽轮机原理、锅炉原理。 后续课程:汽轮机运行与故障诊断、大型机组集控运行、汽轮机原理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先修课程为基础理论课,为本课程打下理论基础。 后续课程为专业课的知识扩充,提高学生专业知识面,为学生以后工作打下基础。 三、本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地位和作用:专业选修课。 四、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简介及教学要求(可分章陈述) (一)火电机组调峰的基础知识 1、了解火电机组调峰的目的和意义 2、了解调峰的基本概念 3、了解调峰的分类 4、掌握各种类型的调峰机组经济性分析。 (二)火电机组调峰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掌握低负荷调峰中锅炉和汽轮机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2、掌握两班制调峰中锅炉和汽轮机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3、掌握两种调峰方式经济性比较。 (三)汽轮机转子的温度场与应力场计算 1、掌握热应力产生的原因 2、掌握温度场的计算,应力场的计算 3、掌握汽轮机转子中的应力集中系数计算 4、了解离心力计算。 (四)火电机组调峰的寿命管理 1、了解汽包和转子的寿命消耗曲线的制定 2、掌握高温蠕变的概念 3、了解机组寿命的概念 4、掌握有效寿命的计算 5、掌握剩余寿命的估算, 6、掌握调峰机组寿命的合理分配。 五、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分析 1、重点: 机组的调峰概念,调峰方式的经济性分析,低负荷和两班制调峰中锅炉和汽轮机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两种调峰方式经济性比较,温度场的计算,应力场的计算,应力集中系数计算,机组有效寿命、剩余寿命概念及计算,调峰机组寿命的分配。 3、难点:各种类型的调峰机组经济性分析,低负荷和两班制调峰中锅炉和汽轮机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温度场的计算,应力场的计算,汽轮机转子低周疲劳寿命计算,锅炉汽包低周疲劳寿命计算。 六、本课程的实验教学要求 无实验教学 七、所教班级的基本情况分析 1、 学生来自全国; 2、 学生基础条件一般; 八、教学环节与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学时为18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课堂教学、课外辅导、作业和小论文等,其学时分配建议见表。 《火电机组调峰技术》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 学 时 其 中 课外辅导/ 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火电机组调峰的基础知识 2 2 2 火电机组调峰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4 4 汽轮机转子的温度场与应力场计算 6 6 火电机组调峰的寿命管理 4 4 总计 16 16 2 九、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采用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自习为辅;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进行教学。 十、本课程考试(查)及成绩评定方法 1、 本课程为考试课; 2、 成绩评定方法: 1)、平时到课情况、作业情况占50%; 3)、期未考试成绩占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