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设计》课程介绍 一、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 本课程的知识结构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创维思想和创造方法;另一部分为立足于本土文化,基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学习继承再创造。 作为专业基础课程,涉及两方面的培养训练目标: 1、训练学生的发散性、创造性思维能力 2、训练学生的图形的创造表现能力和艺术地表达设计创想和文化观念所要诉求的主题。 3、根据21世纪“读图时代”的新特点,本院的图形设计教学的培养目标努力探索着专业的交叉性和拓展性。 二、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知识模块 主要教学内容 学时 重点与难点 图形设计概论 理论:图形的概念、起源、发展、图形传播的特征、意义。 6 重点:图形的分类、发展与趋势。 难点:图形分类的应用。 图形的基本元素 理论:熟悉图形的基本特征;了解图形的基本元素。 8 重点:如何将所有物体进行点、线、面抽象概括。 难点:点、线、面的视觉抽象表达。 实训:点、线、面的联想与设计;条形码的联想与设计。 10 图形设计的创意与表现形式 理论:本部分内容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要求弄清图形创意中的思维、表现与设计原则,掌握图形设计表现形式与现代艺术的关系。重点掌握如何合理的运用图形的表现形式。 10 重点:图形设计表现形式与现代艺术的关系。 难点:如何合理的运用图形的表现形式。 实训:图形视觉单形元素的表现、图形视觉特定元素的表现。 14 总计 48 3学分 三、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课程重点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对学生观察力、分析力和敏捷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另一方面是过硬的艺术表现力和利用视觉图形语言传达信息能力的培养。 课程难点在于学生理解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以及能否通过图形设计创造举一反三,积极地将图形设计知识向现代设计应用拓展。 解决的办法是图形设计课程的三个版块,其训练内容还需进一步完善、充实;三个版块之间的联系关系,承接关系还需更加合理,另外在课时量上还可以适当增加。 四、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图形设计课是实践性训练性很强的课。本课程中心要解决两部分内容。其一是训练学生的发想、想象等创造性思维能力。其二是训练学生的图形表现力和艺术地表达商业或文化产业的诉求目标。 其训练通过课程预先设定的单元性目标进行图形设计训练,每一单元训练的主题有所不同,由浅入深。其教学效果显著。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对自己的创造思想、要表现的主题以及描绘的图形进行分析、介绍、展示,听取教师和班级同学的评议。通过全班互动交流, 进一步提高同学们的理解力、艺术修养和表现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