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课程概况 【课程名称】 计算机网络原理与技术A 【教学对象】 四年制大三本科生。 【教学总学时】56学时 【前修课程】概率论、数据结构、通信原理及程序设计 【后修课程】 毕业设计 二、教学地位与作用及主要教学目的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科学技术与通信技术的交叉学科领域, 该课程是网络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课程以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为总纲,系统地、分层次地讲述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的功能、接口和主要协议,重点介绍Internet采用的体系结构¾TCP/IP。 计算机网络原理与技术课程是网络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理论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技术,并初步具有对实际应用问题的认识和分析能力。掌握好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主要技术,学会计算机网络应用原理及其方法。以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分层模型为基础,重点掌握Internet 采用的TCP/IP协议族的工作原理,为今后各种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的专题学习和论文研究打下基础。 三、教学特点 课程特点: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同时兼顾一些实践应用知识,是以理论为主,实践为辅的课程。该课程理论性较强,大部分知识点比较枯燥,并对学员的抽象思维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同时,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很快,部分内容已经趋于淘汰,必须补充新的知识。 2.教学特点:讲授要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对易混淆的概念加以详细说明,对每章的重点作详细介绍,并着重培养学生对实际网络层、传输层应用问题进行设计及配置的能力。 四、各章节教学重点与难点 第1章 概 述 主要内容: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网络硬件、网络软件、参考模型及网络实例。 重点与难点内容:协议层次、各层的设计问题、服务与协议的关系、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 第2章 物理层 主要内容: 数据通信的理论基础、有导向的传输介质、无线传输、公共交换电话网络、移动电话系统及有线电视。 重点与难点内容: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率、电话系统的结构、干线和多路复用、交换技术 第3章 数据链路层 主要内容: 数据链路层设计要点、以太网、PPP协议及CSMA/CD协议,高速局域网。 重点与难点内容: 分帧、错误检测和纠正、PPP协议、CSMA/CD协议、 集线器、 网桥、 交换机、路由器和虚拟LAN及高速局域网。 第4章网络层 主要内容:网络层设计要点、 路由协议、IP协议、子网划分、ICMP协议、IP多播及VPN和NAT。 重点与难点内容:存储-转发分组交换、最短路径路由、 距离矢量路由、 链路状态路由、分级路由、多播路由、BGP-外部网关路由协议、IP多播及虚拟专用网和网络地址转换。 第5章 运输层 主要内容:传输服务、传输协议的要素、一个简单的传输协议、Internet传输协议-UDP、Internet传输协议-TCP及流量控制、TCP拥塞控制和连接管理问题。 重点与难点内容:UDP协议、TCP协议、流量控制、拥塞控制。 第6章 应用层 主要内容:DNS-域名系统、电子邮件、万维网、多媒体等应用系统、Berkeley Socket(伯克利套接字)、套接字程序设计的例子。 重点与难点内容:DNS名字空间、资源记录、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套接字程序设计。 第7章网络安全 主要内容:密码学、对称密钥算法、公开密钥算法、数字签名、公钥的管理、通信安全、认证协议及电子邮件安全、Web安全。 重点与难点内容:两条基本的密码学原则、DES-数据加密标准、RSA、对称密钥签名、公开密钥数字签名 、X.509、IPSec、防火墙、基于共享秘密密钥的认证、使用密钥分发中心的认证协议、使用公开密钥密码学的认证协议。 第8章 因特网上的音频/视频服务(以自学为主、课堂讨论内容) 主要内容: 音频/视频概述,IP电话概述,综合服务和区分服务。 重点与难点内容:综合服务和区分服务 第9章 无线网络(以自学为主、课堂讨论内容) 主要内容: 无线局域网和无线城域网。 重点与难点内容:无线局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