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电路理论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热工自动化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必修课程。 该课程以分析电路中的电磁现象,研究电路的基本规律及电路的分析方法为主要内容。它以电荷守恒公设和能量守恒公设及集中参数假设为课程的基本理论支柱。重点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定律和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内容分为线性电路和非线性电路两大模块,在两大模块中,又分为稳态电路分析和暂态电路分析两大类。课程理论严密、逻辑性强,具有广阔的工程背景。 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 电阻电路 重点: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基尔霍夫定律及其独立方程数目;元件的特性方程;电路等效的概念及等效条件;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节点电压法;回路电流法;叠加定理;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特勒根定理。 难点:受控源与独立源的区别;含有受控源的一端口电阻网络输入电阻的求解;含有无伴电流源和受控源电路的回路电流方程的列写;含有无伴电压源和受控源电路的结点电压方程的列写;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 2. 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 重点:动态电路方程的建立;动态电路初始值的确定;一阶电路时间常数的概念;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全响应。稳态分量与暂态分量、自由分量与强制分量、自然频率等概念。求解一阶电路响应的三要素法;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二阶电路中振荡与非振荡的概念。 难点:初始状态与初始条件的确定;一阶电路的冲激响应;二阶电路过阻尼、欠阻尼及临界阻尼响应的分析方法和物理概念。 3. 正弦电流电路 重点:正弦量和相量之间的关系;正弦量的相位差和有效值的概念;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及元件电压电流关系的相量形式现概念及计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和;一阶电路的冲激响应,二物理概念。。阻抗和导纳;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相量图;正弦稳态电路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复功率、功率因数的概念及计算;最大功率传输;谐振电路。耦合电感及同名端的概念;互感电压参考方向的确定;含有耦合电感元件电路的计算;理想变压器。三相电路的联接方式及线、相电压关系;线、相电流关系;对称三相电路中电压、电流和功率的计算,不对称三相电路的概念。 难点:直流电路的分析方法和电路定理在正弦稳态电路中的应用;借助相量图分析正弦稳态电路的方法;正弦稳态电路中的功率计算。含有空心变压器和理想变压器电路的分析。不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三相三线制电路功率测量的二瓦特计法。 4.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重点:非正弦周期电压、电流的有效值、平均值及平均功率;谐波分析法;频谱的概念。难点: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含有效值和平均功率的计算)。 5. 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 重点:线性电路微分方程的拉普拉斯变换;基尔霍夫定律的复频域形式;电路元件的复频域模型;运算阻抗与运算导纳;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法。网络函数及其极点、零点分析。 难点: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法;极点、零点与冲激响应;极点、零点与频率响应。 6. 网络图论与网络方程 重点:网络图论的基本知识;关联矩阵、基本割集矩阵、基本回路矩阵;基尔霍夫定律的矩阵形式;复合支路电压电流关系的矩阵形式;节点电压方程的矩阵形式;网络的状态和状态变量;线性常态网络状态方程的建立。 难点:含耦合电感元件和受控源电路的节点方程的矩阵形式;复杂线性常态网络状态方程的建立。 7. 二端口网络 重点:二端口网络的参数计算;二端口网络的等效电路;二端口的级联;二端口元件。 难点:二端口网络的参数计算。 8. 非线性电阻电路 重点:非线性电阻元件的特性,图解法,小信号分析法。 难点:小信号分析法。 解决办法: 1 教师在对教学内容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到重点方法,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输,串联、题的能力。因此,,精心设计好教案,做到重点突出、难点讲透。 2 强调基本概念、电路定律、定理和基本分析方法的重要性,打好学习基础。 3 注重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对比式、设问式等方式,突出对重点内容的讲述和难点的剖析。4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难点易于理解。 5 加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6 精心设计习题课,开展课堂讨论,强化知识理解与综合运用。 7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了“校园网电路教学服务系统”,网站内容丰富,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上网学习,同时可进行网上答疑。 8 注重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相结合,通过实验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注意理论联系工程实际。

课程通知 >>更多
  • 直流部分测试题两套试卷答案已发布,供同学们参考 2014-05-12
  • 直流部分测试 2014-05-04
  • 试卷一答案己发布 2012-05-06
  • 同学们可以做试卷一,进行直流电路测试 2012-03-25
  • 认真复习 2011-12-01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