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结构力学是土木、水利和交通等学科各专业主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在专业课与基础课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学习有关专业课程、进行各种结构设计及科学研究打下基础。也是土木工程类考研必考的专业科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平面杆系结构的几何组成规律和合理形式,掌握平面杆系结构内力与变形分析的基本方法。要求学生在掌握结构力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能熟练地、正确地运用静力平衡条件和变形体的虚功原理计算静定杆系结构的内力和位移;准确地做出荷载作用下各类结构的内力图,能用静力法和机动法作静定结构的影响线,并利用影响线确定梁在移动荷载作用时的最不利荷载位置以及计算梁的绝对最大弯矩;能正确地运用力法、位移法和力矩分配法的基本理论计算超静定结构内力与位移。 学习目标: 第一章 绪论,共2学时。 了解结构力学的任务和学习方法、结构的计算简图、结构和荷载的分类。 第二章 平面体系的机动分析,共4学时。 了解机动分析的目的,自由度、约束的概念;掌握平面体系自由度计算和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律;掌握瞬变体系的特征;了解几何构造与静力特性的关系。 第三章 静定梁与静定刚架,共10学时。 掌握单跨静定梁、多跨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的内力计算方法,了解静定结构的内力特征,熟悉各类结构的内力特点。 第四章 静定拱,共4学时。 了解拱结构的特点,三铰拱的数解法,三铰拱的合理拱轴线。 第五章 静定桁架,共6学时。 了解桁架的特点和组成,掌握用结点法和截面法计算平面桁架的内力,了解组合结构的计算。 第六章 结构位移计算,共10学时。 了解虚功原理与单位荷载法,结构位移计算的一般公式。掌握荷载作用下结构的位移计算、图乘法、温度变化和支座移动时的位移计算。 第七章 力法,共12学时。 了解超静定结构的概念,超静定次数的确定。掌握力法的基本原理,力法的典型方程,荷载作用下、温度变化和支座移动时超静定结构的计算,对称性的利用。了解用弹性中心法计算无铰拱,超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 第八章 位移法,共8学时。 掌握位移法的基本原理,基本未知量与基本结构,等截面直杆的转角位移方程,位移法的典型方程,对称性的利用。了解温度变化时结构的计算。掌握直接由平衡条件建立位移法基本方程。 第九章 渐近法,共4学时。 了解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 第十章 静定结构影响线,共12学时。 掌握影响线的概念,静力法作影响线,间接荷载作用下的影响线,机动法作静定结构影响线,桁架结构影响线的制作,影响线的应用——求量值、最不利荷载位置、简支梁的绝对最大弯矩和包络图。

课程通知 >>更多
  • 综合成绩评分标准 2020-10-13
  •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结构力学期末考试大致题型 2019-12-02
  • 2019-2020(1)结构力学成绩考核方式 2019-09-29
  • 第七次作业 2014-10-30
  • 第六次作业 2014-10-23
  • 第五次作业及交作业时间 2014-10-14
最新动态
  • 付果发布了新的通知公告综合成绩评分标准
  • 付果发布了新的通知公告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结构力学期末考试大致题型
  • 付果发布了新的通知公告2019-2020(1)结构力学成绩考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