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传统写实性素描 一、 实验目的: 使学生对传统素描有更深的理解,并在认识上得到延伸。 二、实验要求: 统一纸张与画幅大小,面对物象写生或者对照高清图片及其他资料,以写实为基本要求,并对事物进行深层次的理性分析,还原事物的结构、肌理、质感、量感及空间真实,把对物象一般性的描述推向极致。给人以极为干净、整洁、细致入微的强烈的视觉冲击。 三、 实验器材: 全开画板、全开素描纸、画架、素描基本工具。 四、 进行实验之前必须进行的准备工作 材料的准备:画板、纸张、水胶带、素描笔。 用具的准备:全开画板、全开素描纸、画架、素描基本工具。 五、 实验步骤: 1.方法: 1)、先统一讲授,确定课程的基本要求和作画步骤,并介绍相应的工具材料及注意事项。 2)、开始操作中先把素描纸平展在画板上,正面均匀打湿后把水溶性纸胶带固定好素描纸四条边。在纸张待干的时间段中起草构图、确定思路,搜集并打印素材资料。 3)、待纸张干透,确定素描纸平整后,开始正式起稿,把小稿放大到裱好的素描纸上,基本要求:a、起稿过程中,注意形体结构的连接和穿插。b、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用笔的轻重,以表现对空间的理解。 4)、按照传统步骤:形体—结构--调子--细节,又分为形体明暗,抽象明暗(平面形式的黑白灰),空间明暗,和最后的细结(触摸式)。这个基础训练过程中,需要综合应用,自我表现,是个从客观到主动,再到自由的过程。训练的目的就是使学生画画主动,从形体的主动走向明暗的主动,再走向结构的主动,再到空间的主动,最后走向细节的主动。这几个阶段就像几个频道或几个系统。不断由客观再现到主动表达。 2、结论 1)、课堂讨论,解决问题。 a、针对传统写实素描常见的毛病大致可以分为四种:“脏”、“腻”、“乱”、“花”。脏是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传统实素描首先是要保持画面十分的干净,其次物体部分同样要保持干净,只有干净,物体的肌理才能充分的表现出来,而画面弄脏的原因,大部分是与画者执笔绘画时手背接触画面的面积大,且来回磨擦有关系;而腻的原因比较简单,一个是铅笔的重复次数太多,再一个就是用6B以上的软铅笔铺底也容易造成腻的现象;线条的排列组合要规整,色调过渡要均匀,就不会出现深一块、浅一块的花斑了。 b、关于写实性素描的人文性、思想性 :素描的独特性不是产生于准确的模仿自然中发现的形式,也不在于耐心地堆砌敏锐察觉的琐碎事物,而主要产生于作者对他选择的客体所抱的深厚感情,从而使素描从表现外表到表现内在,从表现物质转到了表现精神。 一个设计师不应只画眼前看到的东西,而应画他心中看到的东西。如果他心中什么也没有看到,那应该放弃他眼前要画的东西。 2)、课堂总结,拓宽思维。 经营画面要惜色如金。但初期阶段要敢于试错,甚至宁脏误净,之后动脑筋,累积经验,最后才能做到惜色如金。画面效果不对往往是观察方法的问题,观察决定思维,思维决定画面,以再现真实又超越真实的表现手法赋予物像以新的精神内涵。近极精微,远致广大。 六、实验报告 通过教室集中展示、讲评或者展览形式。 实验二 设计创造性素描 一、实验目的: 设计创造性素描有区别于传统意义的素描学习,不以写实再现为最终目的。设计创造性素描之所以为设计专业所用,正是在于它由设计作为思维导向,在创造意识的驱动下来描绘事物的,强调主观设计性,利用素描手段表现独立于主体之外的审美意识。本实验通过引导学生从素描走向设计的再创造,在思维层面上摆脱传统素描对其训练思维的束缚,打开学生的眼界,激活热情,灵活思路,使学生在思维上得到发散性的拓宽。 二、实验要求 统一纸张与画幅大小,面对物象写生或者对照高清图片及其他资料,以联想创意表现手法、超现实表现等手法作为基本要求,对物象进行高度概括、抽取、提炼、重组、并超越物象的客观存在,对物象进行二度再创造。无论技术怎样发展,对于设计而言,不过是工具与载体的变化,完成设计的依然是我们的思维与双手。 三、实验器材 对开或四开画板、对开或四开素描纸、画架、素描基本工具。 四、实验之前要准备的材料 材料的准备:画板、纸张、水胶带、素描笔。 用具的准备:对开或四开画板、对开或四开素描纸、画架、素描基本工具。 五、实验步骤: 1.方法: 1)、先统一讲授,确定课程环节的基本要求和作画步骤,并介绍相应的工具材料及注意事项。 2)、开始操作中先把素描纸平展在画板上,正面均匀打湿后把水溶性纸胶带固定好素描纸四条边。在纸张待干的时间段中起草构图、确定思路,搜集并打印素材资料。 3)、待纸张干透,确定素描纸平整后,开始正式起稿,把小稿放大到裱好的素描纸上,基本要求:a、建议不使常规传统的素描工具铅笔,扩媒材使用范围,不单一表现空间为目的,突出创意设计性,为日后几周写生做一个抛砖引玉的工作。 b、从再现客观真实到再现心理真实的认识。利用自然物象的真实细节,表达自己主观思想意识,首先是真实的描绘,但在真实的背后,有着更丰富、更有哲理、更耐人寻味的思想感情。在这个过程中要突破和重建真实的真实。【内容:明暗训练(建立概念系统)——切面(强化形体意识) 线造型(强化结构意识和造型能力)——临摹大师作品(寻找自己的绘画语言) ——常规写生(利用石膏像,人像,风景等写生综合应用前面的技术) ——自我表现(利用不同材料和手法表达自己的审美追求和艺术理想)。】 4)、注意绘画方法和表现形式的大胆尝试,设计的创造性要求我们把特定物像及材料变成各类可视艺术形象。凡是真正的创造,都应该具有独创性,把物象及材料与要表现的内容联系起来,尝试多种素描材料并置。对物象进行高度概括、抽取、提炼、重组、并超越物象的客观存在,对物象进行二度再创造。 2、结论 1)、课堂讨论,解决问题。 a、关于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既统一又是对立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c、关于点线面的因素:点是一个宇宙,线是道路,指示性符号,面是内容。 b、设计创造性素描不以再现客观物象为最终目标,而是鼓励学生对客观物象的再创造,但往往面对物象的再创造,学生容易茫然、被动、冷漠、机械的再现物像,解决办法:要在素描本身的表现形式和自律性上做文章,广开新的思维形式和新的表现形式,从被动的、冷漠的、机械的再现物和变为彻底 实现情感的、激情创造新的物象。主动地运用新的艺术形式去表现物象,关于媒材的运用,只要能表现出好的素描形式,什么材料都可以使用。 六、实验报告 通过教室集中展示、讲评或者展览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