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技术贸易》课程介绍 大纲执笔人: 洪联英 大纲审核人:洪联英 课程编号:0202000205 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Trade 学分:2学分 总学时:32学时。其中,讲授32 学时,实验 0 学时,上机 0 学时,实训0学时。 适用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国际企业管理专业本科生 先修课程:国际贸易理论、国际投资学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必修;也可作为国际企业管理专业的选修课程。 本课程是当前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科里的一大新知识领域,主要研究无形贸易,是技术、知识的国际转移。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国际技术贸易的理论、实务以及有关方针政策和法律规定,掌握国际技术贸易的一般程序,掌握国际技术贸易交易磋商、合同订立和合同履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将来从事国际技术贸易和国际经营管理相关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基本要求 1、掌握国际技术贸易的基本概念、技术转让相关理论,掌握知识产权制度及专有技术的有关规定与政策,并了解世界各国有关国际技术贸易的政策及管理方法。 2、熟悉国际技术贸易的实务知识,重点掌握从事国际技术贸易的相关程序、国际技术贸易合同的订立及与合同有关的相关内容,技术商品作价的理论与方法,以及支付方式。 3、通过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从事国际技术贸易的基本能力,提高其专业素质。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国际技术转让和技术差距理论;专利和专有技术的申请和审查程序,技术贸易的主要方式,技术商品作价的理论与方法;知识产权保护。 难点:国际技术转让理论,国际技术贸易与技术进步及技术转移机制,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国际技术贸易的技术作价与支付。 四、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2、案例教学、课堂讨论;3、思考题、阅读参考资料。 五、课程知识单元、知识点及学时分配 表1 《国际技术贸易》课程的知识单元、知识点及学时分配 知识单元 知识点 讲课 序号 描述 序号 描述 1 国际技术贸易导论 1 课程内容、任务和学习方法 2 2 国际技术贸易基本概念,特点,作用,政策 3 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2 技术转让的基本理论 1 技术创新的特点与模式 6 2 S型技术传播理论、技术差距论、学习曲线理论 3 后发优势论、梯度论与跳跃论 3 专利权 1 专利与专利权的基本知识 4 2 专利的特点以及授予专利的条件 3 专利申请与专利审查等相关程序和规定 4 商标权 1 商标的基本内容 3 2 商标权的内容、商标权的取得、续展和保护问题 3 与商标相关的特殊问题 5 专有技术 1 专有技术的基本知识 3 2 专有技术与专利、商业秘密的区别与联系 3 专有技术贸易问题及其保护 6 国际技术贸易标的 1 计算机软件贸易基本知识 4 2 计算机软件的法律保护 3 国际技术贸易的其他标的 7 国际技术贸易方式 1 许可贸易 4 2 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 3 其他国际技术贸易方式 8 国际技术贸易中的价格与税费 1 国际技术贸易中价格的确定及其支付方式 2 2 技术贸易中税费支付问题 9 国际技术合同适用法律与争端解决 1 技术贸易使用法律特点、适用规则及选择方式 2 2 限制性商业惯例的特点及其表现形式 3 国际技术贸易争端解决方案的选择 10 知识产权及其国际保护 1 知识产权的基本内容 2 2 版权制度、专利制度和商标制度 3 保护知识产权的国际公约 11 总计 32 六、实验、上机与实训教学条件及内容 无 七、作业要求 1、教材课后习题 2、阅读指定的参考文献和资料 八、考核方式与要求 1.知识考核 占总成绩的70%,主要采用期末书面考试的方式评定,闭卷考试。 2.能力考核 占总成绩的30%,主要根据作业、质疑、课堂讨论和自由选题报告等能力、素质评定的平时成绩。 九、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推荐教材: [1] 杜奇华主编.国际技术贸易[M].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2.主要参考书: [1] 李虹主编.国际技术贸易(第二版)[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出版。 [2] 饶友玲编著.国际技术贸易理论与实务[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 [3] 王玉清、赵承璧主编.国际技术贸易与知识产权(第三版)[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