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一、实践教学的目的 搞好实践教学,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根本要求,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根本保证。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中实施实践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一方面使学生深刻了解、认识国情,加深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理解,学习运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实践研究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感情以及对社会强烈的责任心,使他们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实践教学的要求 1、根据2005年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新的课改要求,制定《概论》课新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具体修订实践教学办法和教案。 2、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与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教学工作的有关要求相一致,并服从学校的中心工作,密切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 3、教师是实践课指导者和具体组织者,要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和育人目标,创造性地开展实践教学。 三、实践性教学的方法 从《概论》课教学的特点及可操作性和效果性等方面考虑,实践性教学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一是社会实践活动,即学生亲身加入到现实社会生活中,直接通过看、听、行去体验和感受现实。如,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劳动、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等,都是比较好的形式。二是感知性实践,即并非亲身置于现实社会生活中,而是间接地通过听去感受现实。如观看生动而真实的影视资料。 应当说明的是,把所谓"感知性实践"列入到实践性教学方式中,并非说"感知性实践"本身就是一种实践。而是针对于学生来说,这种感受知性实践的效果很接近社会实践,但毕竟亲身实践的可信度和效果更佳些;因此,社会实践理所当然是实践性教学的主要形式,而"感受知性实践"只能是实践性教学的一种辅助形式。 四、实践教学的具体内容 (1)开展以讨论会、辩论会为中心的"听、读、写、看、讲、做"等活动。"听"即听讲课、听讲座、听报告、听新闻;"读",即读《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江泽民文选》,读重要的政策文献,读重要的时政文章;"写",即记笔记、写心得、写论文、写交流发言和辩论稿;"看",即看教学视听资料、看改革开放的成果、看周边社会的变化;"讲",即通过引导学生观看电影、录像、阅读原著后进行针对性课堂讨论或辩论;"做",即动员学生动手制作各种展现改革开放成果的展品、与教师一起制作教学课件和网上教材、制作各种能促进教学效果提高的教学方案、创意等。通过这些方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2)将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 将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学习,使学生受到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的同时感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好形势,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课程通知 >>更多
  • 2021-2022(2)新学期开学啦 2022-02-20
  • 2021下学期第十四周 2021-12-07
  • 开学啦!欢迎大家! 2020-02-16
  • 课程讨论 2019-12-08
最新动态
  • 黄娟(大)发布了新的通知公告2021-2022(2)新学期开学啦
  • 黄娟(大)发布了新的通知公告2021下学期第十四周
  • 黄娟(大)发布了新的话题优秀主旋律影视剧走红的积极启示
  • 黄娟(大)发布了新的通知公告开学啦!欢迎大家!
  • 黄娟(大)发布了新的通知公告课程讨论
  • 黄娟(大)发布了新的话题夜间施工扰民补偿,需保障居民话语权
  • 黄娟(大)发布了新的调查问卷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的认知学习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