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普通高等学校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一门必修课,是大学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基本知识的主渠道。其前身是《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2005年中宣部、教育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实施改革(05方案),该方案把“毛泽东思想概论”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2008年,根据教育部办公厅教科函[2008]15号文件精神,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名称调整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该课程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为主线,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重点,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教师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及理论精髓,全面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使学生科学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真正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使学生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进一步树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的科学道理;使学生学会运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增强其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课程内容体系结构 第一部分:总论(1-2章)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3-4章) 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4.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三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5-15章)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基本问题(5-7章) 5.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理论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7.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理论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四个建设)(8-11章) 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10.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祖国统一和外交政策(12-13章) 12.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13.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和领导力量(14-15章)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 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

课程通知 >>更多
  • 通知(6月30日) 2015-06-30
  • 通知(6月28日) 2015-06-28
  • 通知(6月22日) 2015-06-23
  • 通知(6月20日) 2015-06-20
  • 通知(6月19日) 2015-06-19
  • 通知(6月18日) 2015-06-18
最新动态
  • 李剑林发布了新的话题“英雄一去豪华尽”
  • 李剑林发布了新的话题破除思想政治理论课认识误区
  • 李剑林发布了新的话题国企给中国带来巨大优势
  • 李剑林发布了新的话题千年发展目标的中国之路
  • 李剑林发布了新的话题理论研究成果
  • 李剑林发布了新的话题抗战胜利:民族复兴转折点
  • 李剑林发布了新的话题从历史中寻找温情和敬意
  • 李剑林发布了新的常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对我们国家发展有何意义?
  • 李剑林发布了新的常见问题社会主义有哪些优越性?
  • 李剑林发布了新的常见问题[转发]关于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