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名称:电厂金属材料(Metal Materials of Power Plant D080500065) 二、本课程的先修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零件设计基础。 2、后续课程: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燃气轮机原理、水轮机原理、电力设备腐蚀与防护。 三、本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是热能与动力工程等电力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使学生能掌握金属材料的基本理论,还能够分析材料成分、组织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使其在电厂设计、运行和维修工作中,具备必要的选材、用材以及事故分析的能力。学生应能掌握金属材料的基础理论,包括金属的性能指标、晶体结构、形变与再结晶、合金化理论、相图及热处理知识,以及电厂常用的金属材料的牌号、成分、组织、性能及其应用等知识。从事热能与动力工程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掌握掌握电厂各种高温金属部件的基本知识,对电厂的安全、高效运行有重要的意义。 四、本课程主要内容简介及教学要求 (一)本课程主要内容为: 绪论 1.金属材料的基础知识 2.铁碳相图及其合金 3.钢的热处理 4.合金钢 5.耐热钢 6.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7.锅炉汽轮机用钢及事故分析 (二)本课程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了解金属材料的主要性能指标及测试计算方法; 2.了解金属晶体学与凝固结晶的一些基本知识; 3.了解金属塑性变形与再结晶的有关知识; 4. 理解和掌握合金的相结构及二元合金相图; 5.理解和掌握铁碳合金的相结构、掌握铁碳相图的分析,了解碳钢和铸铁的有关常识; 6. 掌握钢的各种热处理知识和工艺; 7. 了解各种合金钢的添加元素、分类、特性及用途; 8.了解各种耐热钢的化学成分、稳定性分析、分类、特性及用途; 9. 了解有铝、铜、钛等纯金属及其合金的成分、特性即用途等; 10. 掌握锅炉与汽轮机用钢知识及事故分析的基本方法。 五、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分析 本课程重点: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铁碳合金相图,奥氏体在冷却时的转变,合金钢牌号,耐热钢的高温力学性能、化学稳定性及组织稳定性,锅炉主要设备用钢及事故分析,汽轮机主要零部件用钢及事故分析。 本课程难点:金属的晶体结构,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铁碳合金相图,奥氏体在冷却时的转变,钢的回火组织。 六、所教班级的基本情况分析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三年级学生,与锅炉原理、燃烧理论等先修课同期开设,对锅炉设备、燃烧理论基本知识尚未完全掌握,讲课过程中须补充相关知识。 七、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采用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的课堂讲授,讲课内容中有许多图表、材料实物图和金属材料的显微组织照片需要采用多媒体手段展现给学生。铁碳合金相图、奥氏体在冷却时的转变、钢的回火组织等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的内容,要着重细讲,在讲课过程中,要注意与学生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接受情况,并用作业形式加深理解。对钢及合金牌号等识记性内容课堂上略讲。 八、本课程考试及成绩评定方法 考试,开卷笔试,并参考平时作业和听课情况。 课程成绩综合评定:期末开卷考试占60%,出勤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