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FORTRAN语言》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吴建华 一、 课程概况 【课程名称】FORTRAN语言 【课程性质】计算机公共基础课 【教学对象】专业:土木、桥梁 【层次】大三本科生    人数:107人 【先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 【后修课程】 二、 教学地位与作用及主要教学目的 《FORTRAN语言》课程是根据相关专业的专业需要而设置的一门程序设计课程,程序设计是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基础与重点,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是继大学计算机基础之后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目前《FORTRAN语言》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根据教育部对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而确定的。 《FORTRAN语言》的主要教学目的是向学生介绍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使学生掌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具有应用计算机的初步能力,并培养学生掌握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FORTRAN语言的特点,基本成份及使用方法,具有阅读程序和初步编程的能力。进行算法的初步训练,掌握最基本算法的设计和实现方法。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能设计出良好风格的程序。具有调试程序的基本能力。 三、 课程选用教材 【使用教材】《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教程——FORTRAN95》 作者:刘卫国等主编,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3年12月 【选用依据】该教材是根据教育部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几点意见》(简称白皮书)的文件精神及相应教学大纲编写。根据白皮书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标与定位、组成与分工,以及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基本要求和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结构,教材主要内容包括:FORTRAN程序设计基础、顺序结构程序设计、选择结构程序设计、循环结构程序设计、FORTRAN 95数据类型、格式输入输出、数组、子程序、派生类数据类型与结构体、指针、文件。本书内容丰富、取材新颖、循序渐进、注重实用、便于教学。 【参考教材】《Fortran90程序设计》 作者:马瑞民、衣治安主编,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3年 四、 教学手段和方法 本课程以计算机投影教学为主,配以适量的理论课堂教学,并以大量的上机实验课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其中投影和理论教学为2/3,实验课为1/3(不含课外上机)。 在讲授过程中,考虑到该课程注重动手、注重应用的特点,遵循深入浅出的原则,结合教材及教学大纲制作合适课堂教学的CAI课件,系统地讲述程序的设计思想、基本方法,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控制结构。通过若干例题及练习,进一步提高和巩固学生综合应用基础数学、数值分析等知识设计结构化程序的能力,能够利用FORTRAN95上机编程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并能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开发相应的计算机应用程序。在上机过程中,以任务驱动方式要求学生完成上机作业;及时找出学生上机时遇到的问题,并归纳总结,提高学生调试程序的能力。 五、 教学特点 1、课程特点:其特点是内容多、语法概念多、逻辑性强、实践性强。 2、教学特点:教学时采用“自主学习”、“精讲多练”、“详细讲授 ”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 六、 各章节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程序设计基础知识 算法的描述。 (二)FORTRAN 95基础知识 FORTRAN 95程序的基本结构与书写格式,FORTRAN 95的命名规则。 (三)基本语句 表控格式输入输出的特点; 掌握隐含类型、类型说明语句和种类参数,表达式及求值规则、类型间的转换规则,赋值语句; 常用内部函数及其正确使用; 格式说明及格式说明语句、编辑描述符。 (四)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的写法、IF语句、IF结构、CASE结构。 (五)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无循环变量DO结构的使用,EXIT和CYCLE语句,带循环变量的DO结构,DO WHILE结构,隐含DO循环,各种循环结构的嵌套。 (六)程序单元和过程 函数子程序的编写方法及调用过程,子例程子程序的编写方法及调用过程,子程序和主程序之间的数据传递,递归过程。 (七)数组 一维数组的概念及数组元素与下标、一维数组的存储及输入输出、数组的运算、数组作为过程变元。 (八)字符型数据 字符型常量和字符型变量的定义和描述、字符表达式和字符赋值语句、字符型数据作为过程的变元、字符型数组的定义及使用方法、字符数组的输入和输出。 (九)数据文件 文件的基本操作、顺序文件的存取方式、直接文件的存取方式。 【难点及解决办法】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启发式、讲解式、案例式、引导式、讨论式、提问式及采用多媒体教学中计算机的演示等方式,讲授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对于程序执行过程等抽象概念,采用流程图、动画技术和分步运行等方式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程重点及难点内容。 课下将《FORTRAN语言》课件在网上共享、开通网络答疑室、课外定期辅导答疑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掌握FORTRAN语言的重点内容,突破难点。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浏览教材及多媒体课件内容,可以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对重点和难点的理解及掌握。 七、 教学进度 该课程教学总学时为48学时(含实验16学时),3学分。教学安排按照一学期12周进行,平均每周4学时。其中实验共安排8次,每次2学时,共16学时。 具体学时分配如表1所示。 表1 FORTRAN语言课程教学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程序设计基础知识 1 1 1 FORTRAN 95基础知识 1 1 1 基本语句 6 4 2 1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6 4 2 1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6 4 2 1 程序设计单元和过程 9 6 3 2 数组 9 6 3 2 字符型数据 6 4 2 1 数据文件 2 2 1 综合程序设计 2 2 1 总计 48 32 16 12 八、 教学辅导与测试 关于答疑:采用课前、课后及实验课中和网上答疑的形式。 关于作业:每章布置一次作业,作业内容与形式及测评方式根据教学大纲及教材内容确定。作业通过专用邮箱上交。纪律、作业成绩和实验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40%。 关于测试 :机试或笔试,考试成绩占总成绩60% 九、 教学意见反馈 1.学生可以直接将教学反馈意见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到任课教师的邮箱中:wendy_wjh@yahoo.com.cn 2.任课教师联系电话: 移动电话:13787252103 2014年8月

课程通知 >>更多
  • 本学期本部学生考试时间地点信息 2012-12-04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