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编写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系(教研室) 编写时间: 2023 年 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课程编号:0101200035 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中国化最新成果尤的系统理解与整体把握,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社会生活现象,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特殊规律,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学分:1 课程总学时:16 适用专业: 全校本科专业学生 先修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开课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一、实践教学目标与要求 1、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逐步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社会生活现象,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特殊规律,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2、课程教学总目标: 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正确理性的看待当前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觉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3、课程目标与学生能力培养的关系: 通过参加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逐步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科学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理论思维水平和实践创新能力,努力成为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质高、操作技能强的复合型应用人才,自觉为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4、毕业要求—课程目标关系(OBE结果导向) 表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目标-毕业要求关系表 毕业要求 与课程关联度 课程目标 1.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 1.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及其理论特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2.学习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学会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学 高 4.懂得矛盾是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根源,学会矛盾分析方法 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 5.掌握认识的本质和规律正确认识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6.了解社会发展规律,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2.正确理性的看待当前资 7.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本主义社会出现的新情况 高 8.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在当代(特别是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新变化 新问题 9.领会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3.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 10.了解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程 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坚持走 高 11. 树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 想信念。 觉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二、实践项目名称和学时分配 表2 实践项目名称及学时分配表 序号 实践教学内容 基本要求 课时分配 1 开展主题研究性学习活动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国梦”等为主题,分组进行研究性学习并写出学习小论文,研究性学习成果采取班级预赛,全校决赛的形式进行。 4 2 开展辩论赛活动 着力培养同学们的概括能力和辨析能力,针对理论热点和同学们的疑问去设置辩题,辩论采取班级预赛,全校决赛的形式进行。 2 3 创建网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论坛 建网页,提出课程学习中的基本问题,由学生自由点击进入,阅读内容,发表看法,提出新论题。教师轮流值网,回答学生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把握论坛导向。论坛讲座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将论坛中有意义的热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带进课堂教学,增强思政课的参与性和实效性。 2 4 开展社会实践调查暨报告撰写活动 先设置社会调查主题,由教师进行选题指导,学生进行调查设计与规划,社会调查完毕后要求学生撰写社会调查报告并制作PPT进行汇报。 4 5 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读书活动 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参考书目,要求学生选读其中一两本,认真阅读,并写出1500字以上的读后感。 2 6 实践教学成果的汇报演出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国梦”为主题,结合课程的内容,开展多种多样的表演,经班级筛选后,参加学校每个学期期末组织的实践教学成果汇报演出,并进行等级评定。 2 合计: 16 三、单项实验项目的内容、要求 1.开展主题研究性学习活动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国梦”等为主题,分组进行研究性学习并写出学习小论文,研究性学习成果采取班级预赛,全校决赛的形式进行。 2. 开展辩论赛活动 着力培养同学们的概括能力和辨析能力,针对理论热点和同学们的疑问去设置辩题,辩论采取班级预赛,全校决赛的形式进行。 3. 创建网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论坛 建网页,提出课程学习中的基本问题,由学生自由点击进入,阅读内容,发表看法,提出新论题。教师轮流值网,回答学生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把握论坛导向。论坛讲座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将论坛中有意义的热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带进课堂教学,增强思政课的参与性和实效性。 4. 开展社会实践调查暨报告撰写活动 先设置社会调查主题,由教师进行选题指导,学生进行调查设计与规划,社会调查完毕后要求学生撰写社会调查报告并制作PPT进行汇报。 5. 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读书活动 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参考书目,要求学生选读其中一两本,认真阅读,并写出1500字以上的读后感。 6. 实践教学成果的汇报演出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国梦”为主题,结合课程的内容,开展多种多样的表演,经班级筛选后,参加学校每个学期期末组织的实践教学成果汇报演出,并进行等级评定。 四、教材 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1年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 五、考核方法 任课教师可根据具体的实践形式和取得的实际效果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具体而言: ①实践教学活动考核成绩单独计入该课程成绩,占课程成绩的1学分。 ②不参加实践而抄袭或剽窃他人劳动成果者或实践报告内容有重大抄袭者,一经发现,成绩记为零分,并根据学校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③没有参加实践教学活动的学生,或实践教学成绩不及格的,该课程最终成绩评定为不及格。 大纲执笔人:廖苗 大纲审核人:郭华

课程通知 >>更多
最新动态
  • 唐杰发布了新的作业马克思主义原理作业
  • 唐杰修改了通知公告4月13号研究性学习方案
  • 唐杰发布了新的通知公告4月13号研究性学习方案
  • 唐杰发布了新的常见问题当前疫情的马克思主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