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水泵性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绘制泵的工作性能曲线,了解泵的性能曲线的用途。
2、掌握泵的基本实验方法及其各参数的测试技术。
3、了解实验装置的整体结构,掌握主要设备和仪器仪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泵的性能曲线是指泵在一定转速n下的扬程H、轴功率Pa、效率η与流量Q间的关系曲线。理论和实践表明,水泵在某工况下工作时,其扬程、轴功率、效率和流量之间有内在联系。当流量变化时,其他参数会随之而变。因此水泵性能实验可通过调节流量(即改变管路阻力)来调节工况,从而得到不同工况点的参数。然后,再把它们换算到规定转速下的参数,在同一幅曲线图上绘制H-Q、Pa-Q、η-Q关系曲线。
三、实验装置
实验台采用开式倒灌式实验机组,它由水箱、管路、马达天平测功机、泵、流量表、压力表、阀门等组成。
四、实验参数的测量
泵性能参数有H、Q、Pa、η。
1、流量Q的测量
本实验台采用LWZY型智能流量一体化流量仪13直接测量流量,流量参数可从表中直接读出。流量大小通过调节阀12进行调节。
2、扬程H测量
扬程为流体通过泵所获得的能量。实验中水泵扬程是在测得泵的进、出口压力和流速后经计算得出。进口压力通过真空压力表15测得,出口压力通过压力表16测得。
计算如下:
(m)
其中:
P1:入口处压力(负压),Pa(即N/㎡)。
P2:出口处压力, Pa。
Z2、Z1:压力表中心到基准面的垂直距离,m。
V2、V1:水泵进出口流体流速,m/s。
H2、H1:水泵进出口能量,m。
ρ:水的密度,kg/m3。
g:重力加速度,m/s2。
由于水泵进出口管径相同且两压力表中心高一致,则V2=V1;Z2=Z1
因此,扬程计算简化为
H=H2-H1=(p2-p1)/ρg (m)
3、转速n测量
转速采用手持式电子转速表测量,当转速表光束照射准粘有反光片的旋转联轴器时,即可直接读取泵轴的实时转速。注意光束必须垂直照射反光片,否则没有读数或读数不准。
4、轴功率测量
本实验台采用转矩法测量轴功率,测量装置俗称马达天平。
(kW)
(Nm)
其中
M:扭矩, Nm。
W:砝码质量,Kg。
L:力臂长, L=0.974,m。
n:转速, r/min。
五、实验数据及处理
表1:实验原始数据
序号 | P1 (MPa) | P2 (MPa) | n (r/min) | W (kg) | Q (t/h) |
1 |
|
|
|
|
|
2 |
|
|
|
|
|
3 |
|
|
|
|
|
4 |
|
|
|
|
|
5 |
|
|
|
|
|
6 |
|
|
|
|
|
7 |
|
|
|
|
|
8 |
|
|
|
|
|
表2:数据处理
序号 | 实测值 | 额定工况(nsp=2860 r/min)值 | ||||||
Q (L/s) | H (m) | Pa (kW) | n (r/min) | Q0 (L/s) | H0 (m) | Pa0 (kW) | η (%) | |
1 |
|
|
|
|
|
|
|
|
2 |
|
|
|
|
|
|
|
|
3 |
|
|
|
|
|
|
|
|
4 |
|
|
|
|
|
|
|
|
5 |
|
|
|
|
|
|
|
|
6 |
|
|
|
|
|
|
|
|
7 |
|
|
|
|
|
|
|
|
8 |
|
|
|
|
|
|
|
|
换算公式:
、
、
、
根据表2数据,在同一坐标纸上绘出H0-Q0、Pa0-Q0、η-Q0关系曲线图。
六、分析及讨论
实验2.水泵汽蚀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由泵的汽蚀理论可知,在一定转速和流量下,泵的必需汽蚀余量NPSHr为定值,但其值却无法确定,而泵的有效汽蚀余量NPSHa却随吸入装置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可通过改变(减小)吸入装置情况来改变水泵的NPSHa。当NPSHa=NPSHr时,水泵将发生汽蚀,此时的NPSHa定义为NPSHc,即临界汽蚀余量。
NPSHc的寻找方法如下:持续配合调节水平进出口阀门保持流量不变(进口阀门调小,出口阀门调大),该过程使得水泵有效汽蚀余量NPSHa持续降低,水泵工作状态随之向发生汽蚀的方向发展,当实验扬程(或效率)下降(2+K/2)%时,规定此时的NPSHa值为该流量下的NPSHc值。其中,K为型式数。型式数是一个无因次量,由下式定义:
式中:n——额定转速,r/min;
Q——泵设计工况点流量(额定流量),m3/s;
H——泵设计工况点扬程(额定扬程),m;
g——重力加速度,9.806m/s2。
注:型式数按水泵设计工况参数计算。
在开式实验台上,改变泵进口节流阀的开度,实际上是改变吸入管路阻力,使NPSHa改变,为了流量保持不变,同时也须调节出口阀门的开度。
三、实验装置及操作
实验装置见下图。汽蚀实验具体操作就是操作进、出管路上的两只球阀,操作时须配合同时调节,阀门的开闭切不可幅度大,因为汽蚀试验时,压力表、真空压力表非常灵敏。
四、实验数据的测量
汽蚀实验要测取的参数有Q、H、n和NPSHa,其中Q、H、n的测量与性能实验相同,主要是NPSHa的测量。
(注:上式表示入口能量比饱和压力能高出的能量值,即有效汽蚀余量)
式中NPSHa——有效汽蚀余量,m;
Pamb——环境大气压力,Pa (可查表);
Pv—— 实验温度下的饱和压力,Pa (可查表);
H1——入口真空度读数,m;
ρ——液体密度,kg/m3 (可查表);
V1——入口液体平均流速,m/s。
注:水泵进口内径为Dn=40mm。
五、实验步骤及操作要点
六、实验数据及处理
表1:原始数据表
Q(t/h) | 点 | P1(MPa) | P2(MPa) | ︱P1︱+︱P1︱ | % | n(r/min) | |
流量1 | 1* |
|
|
| 建议以1*、2*、3*的平均值为基准,作为后续各点百分数计算时的分母: |
| |
2* |
|
|
|
| |||
3* |
|
|
|
| |||
4 |
|
|
|
|
| ||
5 |
|
|
|
|
| ||
6 |
|
|
|
|
| ||
7 |
|
|
|
|
| ||
8 |
|
|
|
|
| ||
流量2 | 1* |
|
|
| 建议以1*、2*、3*的平均值为基准,作为后续各点百分数计算时的分母: |
| |
2* |
|
|
|
| |||
3* |
|
|
|
| |||
4 |
|
|
|
|
| ||
5 |
|
|
|
|
| ||
6 |
|
|
|
|
| ||
7 |
|
|
|
|
| ||
8 |
|
|
|
|
| ||
流量3 | 1* |
|
|
| 建议以1*、2*、3*的平均值为基准,作为后续各点百分数计算时的分母: |
| |
2* |
|
|
|
| |||
3* |
|
|
|
| |||
4 |
|
|
|
|
| ||
5 |
|
|
|
|
| ||
6 |
|
|
|
|
| ||
7 |
|
|
|
|
|
| |
8 |
|
|
|
|
|
注:大气压力Pamb(kPa): ;大气温度t1(℃): ;nsp=2680r/min
计算步骤:
表2:实验结果(一)
Q(L/s) | 点 | 实测结果 | ||
H(m) | NPSHa(m) | n(r/min) | ||
Q1 | 1 |
|
|
|
2 |
|
|
| |
3 |
|
|
| |
4 |
|
|
| |
5 |
|
|
| |
6 |
|
|
| |
7 |
|
|
| |
8 |
|
|
| |
Q2 | 1 |
|
|
|
2 |
|
|
| |
3 |
|
|
| |
4 |
|
|
| |
5 |
|
|
| |
6 |
|
|
| |
7 |
|
|
| |
8 |
|
|
| |
Q3 | 1 |
|
|
|
2 |
|
|
| |
3 |
|
|
| |
4 |
|
|
| |
5 |
|
|
| |
6 |
|
|
| |
7 |
|
|
| |
8 |
|
|
|
换算关系
Q0=Q(nsp/n)、 H0=H(nsp/n)2、 NPSHc0=NPSHc(nsp/n)2
表3:实验结果(二)
序号 | Q0(L/s) | NPSHc0(m) |
1 |
|
|
2 |
|
|
3 |
|
|
七、分析及讨论